打从西南那会跟着地质队进过一趟山以后,小老太对山里同样也很有兴趣。
可那时候集体行动没法把东西往空间里放,总算是又遇到了合适的时机。
隔天一早徐春娇借着卓老太的自行车就出发了。
虽鲜少瞧见市区离山那么近,但越是往山靠拢人烟就越是稀少。
山脚下倒是有住人家,稀稀拉拉的分得挺散。
徐春娇也没打算贸然进深山里去,寻思一点一点的试探着来。
试探的方法没什么技巧,就是逐步往深处走点儿。
比如今天往山里走几里地,明天继续再更往里头走几里,这样既能一点一点的适应山里的环境,又不至于迷路。
刚开始进山还有人为走出来的清晰小道。
生态好得不像话,靠着人烟那么近的距离,徐春娇就已经瞧见一窝松鼠了。
两只松鼠沿着树干爬上,并排站在树杈上。
灰鼠,就是松鼠,又叫灰狗子。
松鼠不论冬夏都是早上活动,太阳高挂的时候就回窝。
林子里也有别人,两小年轻蹲地上摸松鼠洞呢。
小年轻还挺尊老爱幼,叨叨松鼠藏东西不一定都藏在树洞里,草里头也多着呢。
松鼠藏东西喜欢到处藏,只靠前爪挠的坑又特别浅,扒拉两下就能找着。
两个小年轻扒拉一次草地就找着几颗松子。
瞅浑身苍耳,估摸已经在山里头呆一个多小时了,这会帽子里顶多也就一小捧松子。
徐春娇空间定位快得多。
小老太按着空间定位找到个水曲柳的树洞,从一个松鼠洞里掏出了将近小半斤的松子,大半斤野生板栗,还有十七、八个山核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