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贞观三年讨灭突厥战事中,李靖因长时间卧雪受冻而落下腿疾,班师回朝后就一直闲赋在家,从此旁落了军中职务。
可李靖这些年积攒下的人脉,门下子弟香火情,可没有受到太大影响。
前不久,陛下令十六卫紧急更迭军械的事情,李靖自然有所耳闻。
而让他更为确信,‘赛马一事最终导致李斯文封爵’这件事,最有力证据却是更换军械的时间。
紧随长安赛马,曹国公府骑兵队大获全胜后,十六卫就传来了全军戒严的消息。
说是更迭军械事关重大,不仅上下将士们全都要紧急加练,兵营各个出入口,也都安排上重兵把守,以防消息走漏。
但如今看来,看来当初曹国公府的骑队能大获全胜,十六卫全部戒严。。。问题就出在那个,自己当时以为是笑柄的‘铁靴子’身上。
以这个角度,再联想到曹国公府的骑兵队快了百骑、右骁卫近半个时辰的时间。
难不成。。。那个‘铁靴子’还能保护马蹄,可使骏马长途奔袭而不损的那种军械?
李靖心中难以置信,但除此之外,他又实在想不到更好的解释。
默默长叹一声,自己不过闭门谢客几年之久,怎么就感觉。。。自己好像跟不上时代了?
念及至此,李靖再也不能将李斯文当做小辈看待,有些怅然若失的点头:
“看来彪子心中是早有定计啊,既然如此,那某这个做伯伯的理当支持一二!”
一听李靖这语气,李斯文就知道他误会了什么,急忙摇头:“卫公误会,某肯定是能随大军出征的,若是不去,光是陛下那关某就过不去。”
听李二陛下那意思,讨伐嶲州一事已成定局,自己也早早被他安排好了职务,这临时变卦。。。自己的下场可想而知。
李靖有些惊疑不定:“既然不是为了求取军职,那彪子此番前来是为何故?”
李斯文摸了摸鼻子,坦然说道:“天下何人不知我唐军军威,征讨嶲州平定祸端,不过迟早的事情。所以。。。某只是想借此机会,照付照付某那几个兄弟。”
听到这里,李靖这才明白他几次婉言的原因。
眼神微缩,直直的盯着李斯文,长久不言。
这小子胆儿也忒肥了点,自己上战场还不够,还想带上几位国公家的孩子。。。
这万一出了什么差错,整个长安都要乱成一锅粥!
不止如此,就懋功家这人丁不旺的情况,长子李震也是出了名的身体孱弱,纳妾生子一事上属于难堪大用。
若是再折了这仅存的一根独苗,知道自家香火断绝的李绩,怕是要怒上心头大军拔营,赶回长安质问皇帝!
嘶——李靖实在搞不懂,李二陛下究竟是怎么想的,竟然敢放李斯文上战场。。。
嗯。。。应该是了,既然李二陛下敢放心,一定是有万全之策,可保李斯文不会出现危险。
多半可能。。。是在军中安插几队的百骑精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