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时辰后,两个消息同时传来。
“张国梁将军所部主力抵达孝陵卫。”
“长毛贼余廷璋部正在进攻七桥瓮,按照您之前的命令,当地剩余兵马正在朝孝陵卫撤退。”
向荣闻言,微微点头,松了一口气。
“呵呵,杨秀清的能力也就到这里了。”
江南大营之所以能长期在天京的眼皮子底下存在,靠的就是明孝陵、钟山、灵谷寺这三位一体,围绕着山脉而建的防线核心支点。绿线是整体防线,红色三角是核心支点 只要这三位一体的防线没有被击破,那整座大营就固若金汤。
纵然太平军倾巢而出将江南大营包围,向荣也可以就地坚守至少几个月时间,再和来援的其他友军来个里应外合、中心开花!
如今,张国梁部又在孝陵以南的孝陵卫护住了南边侧翼,更给江南大营多了一份外围保障。
至于被放弃的七桥瓮,那是典型的易攻难守之地,将来多的是机会拿回来。
在脑海中盘点了一番自己的计划后,向荣露出笑容。
“哼,杨秀清啊杨秀清,只要老夫不动如山,你终究对老夫无可奈何!”
他挺直了因为老迈而微微有些佝偻的身躯。
这一刻,这位大清名将,镇守江南大营的钦差大人似乎和身后的山脉融为一体。
只要不是石达开,谁来也不好使!
又过一会,正当向荣心情舒畅地通过望远镜的注视,享受着太平军一片片被撂倒在正面防线的美景时,新的消息传来。
“钦差大人,贼寇余廷璋部正在进攻孝陵卫。”
“让张国梁尽可能地守住!”向荣不假思索地开口,“余廷璋又不是他娘的什么名将,孝陵卫那么多防御阵地,张国梁至少给我守三天,危急时刻我自会派人去接应他!”
三天时间,足够让正面战场上这支刚刚击垮了江北大营的太平军主力知难而退了。
向荣下达完命令之后,突然感觉有些疲惫。
他毕竟已经是年过六十岁的老人了,连续三天的高强度指挥,对向荣而言是很大的负担。
向荣揉了揉有些发酸发痛的腰肢,对着部下们道:
“你们先盯着,若是正面战场上有什么异动再来通知老夫。”
说完,他转身回到帅帐中。
这里放着一张躺椅,向荣就这么躺了上去,随后很快入睡。
多年的军旅生涯,让他养成了即便是噪音震天也能抓紧时间休息的本能。
也不知道过了多久,一名部下猛然冲进来,摇醒了向荣。
“不好了钦差大人,张国梁部被包围了!”
向荣刚刚醒转,神志还有些不太清醒。
过了十几秒钟后,他一边揉着眼睛一边含含糊糊地开口道:
“这本官早就预料到了,大惊小怪什么?”
部下一脸急切地开口道:
“不是这样的大人,还有一支贼寇已经向后穿插,即将逼近灵谷寺!”
“什么?”向荣猛然清醒。
“不可能,余廷璋部就那点兵马,包围张国梁已经足够勉强,他怎么敢穿插去灵谷寺?”
部下一脸惶急地开口:
“穿插灵谷寺的不是余廷璋的部队,他们的旗号是、是——”
“石达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