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重的颜色,指的,是种种业报。
这样,在同一条道路上有多种行动(“业”)。
阎摩,看着祭司、看着这一对父子,心中恍然。
显然,在认出了阿耆尼以后,他也认出了迦叶波和陀鲁婆:
“举行三次那吉盖多祭,
与三结合,履行三业,
超越生和死,
知道和沉思这位知梵生尊神,
便达到无限的和平宁静。”
“那吉盖多祭”即火祭,那吉盖多是火的别名。
“与三结合”中的“三”指父、母和老师,指吠陀、传承和善人。
“三业”指祭祀、学习和施舍。
“知梵生”指知道一切由梵而生。
阎摩抚摸着阿耆尼的头颅,口中为他宣扬自己主神之道的永恒:
“完成三次那吉盖多祭,
知道这三,
沉思那吉盖多火,
破除了前面的死亡罗网,
超越忧愁,享受天国的快乐。
这是你的通向天国之火,
也就是你选的第二个恩惠;
人们将会称说这火属于你,
那吉盖多,请选第三个恩惠!”
听到这首颂诗,阿耆尼面露不解,他回头看向了自己的父亲和陀鲁婆,已经有些听不懂阎摩的深意了。
阎摩的恩惠,不只是对于阿耆尼的,也是对于祭火和祭祀的。
他的承诺就是,从今以后,只要知道祭祀的仪轨,完成规定的祭祀,那么阎摩王国将不再审判他,而是将他交由他的神灵进行审判。
阎摩这行为,明显有悖于陀鲁婆那规范世界的一些规定,这难道也是对的吗?
陀鲁婆和迦叶波没有解释,只是等着他们仪式的继续。
这一层,阎摩的所作所为,明显已经超越了阿耆尼的境界!
这并不是阎摩失去了公正,反而是阎摩走向更高道路的证明。
就如同许多普通人认为法是公正或正义的一样,实际上法并不等于正义,它只是一个维护统治阶级利益的工具。
当大多数人不能违抗少数人的时候,法当然负责那少数人的正义。
,!
只不过大多数时候大多数人能够压制少数,所以法代表大多数人的时候,给了人兼顾社会正义的错觉。
阎摩已经理解到了世界运行的本质,不是所谓的罪业,那只是穿在身外的衣服。
善恶,是价值判断;罪业,是世界的反馈。
灵和世界更高的一层意义,是存在!
而祭祀,是存在之基!
看到迦叶波和陀鲁婆没有表示,阿耆尼只能继续与阎摩论道,助力他在辩论中继续升华自身。
那吉盖多看着阎摩,为他此时的状态而疑惑,开口向他询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