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1章太古集团的要求
原先历史上,未来的香港四大家族,现今也只有郑宇彤的新世界集团没有被自己投资;
这也是因为,郑家的根基比起其他几家要强的多,且在珠宝行业有着很高的成绩,因此,展良好的新世界,也不需要杨文东的帮助,而杨文东也不至于要强行收购对方的股份,所以也就不了了之了。
反正他也不需要非得投资每一家未来的巨头企业,甚至如果自己扶持自己投资的企业,那新世界未来还能不能成为最顶级的家族,也是不一定的。
新世界集团在未来香港最重要的核心产业,就是位于九龙尖沙咀的“新世界中心”,而这块地就是来自于太古集团的“蓝烟囱”旧址。
郑志杰笑道:“好的,那我这就与太古集团进行沟通,看看能不能直接拿下这块地。”
“估计太古集团肯定会选择多家的,这块地的价值,还是很不错的。”杨文东又说道。
在以前,但凡被建港口的地方,位置都不会差,甚至即使位置差,几十年的时间,大量人员、配套围绕着港口的需求,也可以让这里变成一个不差的小镇。
方先名则问道:“蓝烟囱这块地,太古为什么要卖?”
郑志杰笑道:“太古准备进军地产业务,但又不想在香港投入自己的资金,于是就准备卖掉香港的一些地皮,获得资金后再用来开其他地皮。”
“这为啥不直接找银行贷款?”方先名很是不解的问道;
如今地产市场这么好,只要有地皮,基本上就能贷款,甚至在建成之前八个月就能预售;
不知道多少人,连买地皮的钱都不够,可只要利用好银行的资金,便可以顺利运营,甚至1oo万港元的投入,最终可以赚到千万港元。
郑志杰摇摇头道:“英资很多都是这样的,他们的脑回路我也有点看不懂,听说是不想让其他业务担保地产业务,所以只能出售地皮;
就算是置地那边,百年地产企业了,但建新房子在有地皮的情况下,也不贷款,而是利用其他物业的租金来建新房子。”
“。”方先名一阵无语,摇摇头道:“难怪英资不太行了,都是一群蠢货,做地产生意做成这样,要不是根基雄厚,恐怕早就死了。”
“也不能说是蠢货,只是他们的原则就是只在香港赚钱,不冒险投资,所以只敢用自己的现有资金了。”杨文东笑了笑说道。
英资不算很聪明,但也不至于那么蠢,毕竟欧美也是有地产市场的,很多香港华人地产商的套路可能还是学的欧美的;
最核心的原因,就是他们还是不相信香港的未来,英国政府吹的好,要将香港建成帝国的东方之珠,可问题在于,香港的北方,未来会怎么处理香港,不确定。
别说英资,就算是一些亲英的华资都是如此,几个船王死活不肯投资地产,也是有这方面的原因。
郑志杰道:“对,他们始终还是不太放心。”
“不放心更好。”杨文东笑说道:“跟太古协商的时候,告诉对方,只要是地皮,我基本上都要,不是太差的就行;
或者以后太古集团旗下的地产想要找华资合作,也可以找我们。”
香港的地产公司,相互之间都是有合作的,特别是英资与华资的合作,一边有地皮没能力,另外一边有能力没地皮,双方结合自然是最好的。
不过合作这种事也会有反悔的;
原先历史上,太古集团为了开太古城,与一家华资企业合作,结果后来房价暴涨,太古城价值翻倍,太古集团就反悔了,最终华英对薄公堂,太古额外赔偿了一亿港元才算结束这件事。
太古城这块地,杨文东也是知道其价值的,不低于原先历史上李嘉成的黄埔花园,不过如今他能不能合作,就不好说了。
郑志杰也笑道:‘好的,其实对于太古来说,与我们合作一起开他们旗下的土地,也的确是他们最好的选择。’
“本来就是,至少我是可以长期考虑与太古合作的。”杨文东又说道。
虽然他对很多英资公司有着收购的欲望,但太古是例外,不是不想,也不是太古较差,而是人家没有上市,且施怀雅家族控制了太古5o%以上的股份,其他人根本没机会;
再加上太古集团的人是真的很识时务,85年之后通过各种手段向内地示好,最终导致想挑战国泰的港龙航空也失败了。
再者来说,香港身为一个国际都市,也不好将所有的大型英资全部赶走,留下一个太古也是可以的。
两天后,郑志杰再次来到了杨文东的办公室,说道:“杨生,我与太古的约翰施怀雅沟通过了,他表示,可以与我们谈蓝烟囱旧址交易的问题,只是除了价格,他还有一个条件。”
“什么条件?”杨文东问道。
大生意很多时候不仅仅是价格,而是有其他方面的条件,甚至本身与这件事无关也有可能。
郑志杰道:“是关于码头的,他希望能够亲自与您谈。”
杨文东抬头奇怪道:“码头?上一次太古集团没有抢到香港的货柜码头,难道现在还想借其他条件拿到其他人的码头?他不会这么傻吧?”
上一次码头竞拍,杨文东、包玉冈以及和黄的祁德尊,三人联手拿下三个码头,还有一个被怡和竞拍成功了;
太古也不是不想要,可当时面对和黄,也不知道为什么居然放弃了,如今居然想跟杨文东旧事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