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是效忠的主人变了罢了。而刘璋呢,如果投降,也就是东吴孙权的待遇,甚至比孙权还能更好些。虽然孙权病死了,可他和他的家人们可都是在许昌受到了很好的待遇。往后就是富贵窝里养老罢了。于是,刘璋想明白了,也不拖沓了。干脆等曹操到来时,虽然没出来迎接,但也打开城门,跟往常一样,并没有大敌到来的准备。曹操这边一看,也明白了。曹操又是个大气的人。当然了,就算是小气的人,他装也要装着大气。于是,和刘璋第一次见面,还没等刘璋跪下去,就立刻上前,扶起刘璋,还抱了抱刘璋,热情地相携往里走。然后,当场就封刘璋为国公。孙权和韩遂可都是封侯的,但刘璋就被封为国公,估计一是因为他身世高贵,二是因为他手里的十几万大军吧。不过,对于刘璋来说,他投降了,手下的兵士百姓都不会白白牺牲,他自己一家也能保全。要知道,历史上是刘备和诸葛亮,为了拿下他的地盘,派人来到刘璋身边假投降,然后借机杀了刘璋一家。说来,诸葛亮这个人,孙尚香都有点后悔了留着他了。这样的人就该杀了他,作孽太多了。还有当时的周瑜和庞统。诸葛亮出山后,为了做点成绩给刘备看,给刘备那些关羽之类的手下看,为了帮刘备争地盘,他可是都用着最损阴德的招数,什么火烧,什么水淹,哪一次不是十几万、几十万的人惨死。纵观诸葛亮这一生参与的那些战役,反复用火用水的,不止敌人的兵士损失惨重,就是当时城里城外的百姓有多少死于诸葛亮之手?就说赤壁之战,烧死曹军几十万人。而火烧赤壁的指挥者,周瑜在赤壁之后就死了,献计的庞统在不久被乱箭穿心。就剩下一个诸葛亮,他会点玄学,才没有在当时就死去。他真是罪孽深重啊。所以,三国里,如果没有刘备和诸葛亮,让曹操尽早统一了天下,也能少死一些人。其实,后面的五胡乱华,也是从三国时的诸侯争霸引发的。三国之后到魏晋统一,中原大地的汉人都死的差不多了。所以,就把四周的少数民族的人往中原内迁移。这样壮大了他们的人口数量,也壮大了他们的野心。在中原统治阶层一有裂痕开始,他们就趁机开始暴动。反正,争来打去,死的都是最底层的汉人百姓罢了。总之,曹操出来走这一趟,终于完成了统一大业。西北、西南归降过来的兵将都打乱重新编入大军中,又安排了许昌带过来的人接手原刘璋的位置之后,曹操就带着一众人浩浩荡荡地回了许昌。等大军远远地快要到达许昌时,只见许昌城外,文武百官和百姓都夹道迎接,并庆贺曹操统一中原。曹操骑着马,脸上满是欣慰之色,对着前来迎接的众人说道:“此乃众将士之功,亦是天下百姓之福。”进入许昌城后,曹操开始大力发展生产,减兵役轻徭薄赋。那些归降的兵将虽被打乱重编,但在曹操公正的治理下,很快融入其中。随后的日子,曹操的部下就反复上表劝曹操称帝。曹操都留中不发。而孙尚香这头,玉米土豆红薯已经渐渐地往全国各处推广了。并且各地把真正的良田都用来种植水稻小麦等,只在次一等的田地上种植玉米土豆。还有,她随着曹操西征的时候,活字印刷就交给了曹冲。等孙尚香回来的时候,因孙尚香提供的造纸术开办的造纸厂已经开始批量生产制造了,而活字印刷也成功。在曹操回来的第一时间,曹冲先给了曹操他负责印刷的一本书。曹操翻看着装订成册的书籍,心中满意,说:“以后可以用纸张代替竹筒了。”于是,曹冲就开始加大造纸量和印刷量。这天,在大朝后,曹操把孙尚香给留了下来。曹操问孙尚香:“孙参谋,你对众人上奏孤称帝之事怎么看?”孙尚香:“越早越好。”曹操一听,没想到孙尚香这么干脆。曹操说:“那样一来,骂孤者又多了。”孙尚香:“骂就骂呗,只要百姓说您好就可以了。反正您和平统一了天下,让百姓免于战乱之苦,这就是功德。有了者功劳,有谁会骂您?也就那些过得不如意的那些老臣罢了。理他们干什么。”临走前,孙尚香又把水泥方子和肥皂方子都拿出来交给了曹操。孙尚香把两个方子的作用都说了一遍,然后对曹操说:“您拿去看着用,也不用提到是我献的方子。我如今有了侯爷这个爵位,又在您的庇护下生活的很安逸,我就很满足了,其他的名声就不要了。反正我一人吃饱全家不饿。”曹操:“孙参谋的功劳,就是封个王也是可以的。有良种、造纸印刷,又在赤壁那场关键的战役中一举扭转了局势。现在这又拿出了这样的利国利民的好东西,什么都不奖赏会让人诟病的。”孙尚香摇头:“我不需要那些虚的。我就一个人,要那么多东西干什么,现在这样就很好了。”之后,孙尚香也学着其他人,给曹操上了一个奏折,请求曹操称帝。孙尚香在朝廷上是特殊的,没有人忌讳她。当然了,归降过来的东吴派的人就对孙尚香很不耻。他们经常对着孙尚香鼻孔喘气。这天,朝堂上因为曾经的东吴那边的粮食运输问题开始讨论。这不是提起曾经的东吴了吗,在一个文臣说“可以用船运输,以前的那些战船就像房子,时间长了不用就坏的快。”孙尚香也不知道怎么了,就随口附和了一句:“大司农说的对。”结果,坐在她对面的一个人就开口怼了孙尚香一句:“小小女子,你懂什么?哼”孙尚香仔细看着对面的这个人,哦,原来是步骘。曾经是孙权手下的一个谋士,赤壁之后,同东吴一众人一起归顺了曹操。:()曲中的穿越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