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小说

九月小说>读心仵作把朝廷卷疯了 > 第185章古籍来源找到了(第1页)

第185章古籍来源找到了(第1页)

“紫烟,你去查一查,那位王公子与老翰林崔大人是否有什么关联,亦或是和崔家的其他成员有联系。”秦妙惜面沉似水,语气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朝身旁的紫烟吩咐道。

紫烟连忙点头称是,领命后便迅速转身,脚步匆匆地前去着手调查此事。

秦妙惜则再度折返回云隐阁。

这一回,掌柜的不仅没有像之前那般多问,反倒早早地就将那日的客人名单备好,脸上堆满了热情的笑意,迎上前对她说道:“侯夫人,小的就知道您肯定还会用到这名单,所以提前给您准备好了。”

秦妙惜眼中闪过一丝感激之色,诚恳地说道:“多谢掌柜,你可真是帮了我一个大忙。”

说话间,她已伸手接过名单,一边轻声道谢,一边迫不及待地开始翻阅起来。

然而,没过多久,她的眉头便微微皱起,脸上浮现出一抹疑惑的神情,抬眼看向掌柜,开口问道:“掌柜的,你确定这就是当天的客人名单吗?”

掌柜满脸疑惑,问道:“自然,这份名单有什么问题吗?”

秦妙惜目光如炬,紧盯着掌柜,追问道:“老翰林崔大人,那天没来过云隐阁用膳?”

掌柜微微皱起眉头,陷入了短暂的思索,片刻后,语气笃定地回应道:“没有,崔大人已经很久都没踏足过咱们云隐阁了。”

“那崔家的其他人呢?”秦妙惜微微眯起眼睛,目光中透着一丝探寻,轻声开口问道。

掌柜微微皱眉,脸上露出担忧的神色,凑近了些,小声说道:“也没来过,侯夫人,您说会不会是崔大人那边出了什么问题啊?”眼神中满是不安与揣测。

秦妙惜闻言,先是一怔,随后连忙摆了摆手,嘴角扯出一抹淡淡的笑容,故作轻松地说道:“没有,我不过是随口一问罢了。”

然而,她低垂的眼眸中却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惊疑,心中暗自泛起波澜。不是说崔大人是去跟铁匠交易了吗?可如今他连云隐阁的影子都没见着,难不成是有人假借他的名义在外面行事?

她的眉头渐渐皱起,眼神中透出一丝迷茫与困惑,不由自主地在心底喃喃自语:怎么会这样呢?

秦妙惜脸上的神情也变得凝重起来,再次将名录重新看了一遍,但并没有什么收获。

秦妙惜眉头紧锁,脚步匆匆地迈进京兆尹衙门,刚一露面,便被石新哲如影子般迅速围堵。

“秦仵作,可算把您盼回来了!这案子查得咋样啦?礼部侍郎那家伙,天天跟催命似的追着我要凶手,我这脑袋都快被他催炸了!”石新哲满脸愁容,双手合十,苦苦哀求秦妙惜加快调查进度,那模样仿佛下一秒就要给她跪下来。

然而,此刻案件线索如同断了线的珠子,一切依旧迷雾重重。

秦妙惜没好气地白了他一眼,语气中带着几分不耐烦,“既然他这么急着找凶手,怎么不多去查查他那侄子平日里都跟什么人来往密切,说不定线索就藏在里头。”

第一名死者的信息还没有确定,第二名死者的关系网也查不清楚,这怎么将案件继续推进?

石新哲闻言,顿时像被噎住了一般,脸上的表情愈发难看,哭丧着脸诉苦道:“这话我早跟他说过了,可他压根儿就听不进去啊!我这嘴皮子都快磨破了,他就是油盐不进。”

说着,他眼中突然闪过一丝沉思,【要是她能亲自过去跟他说说,以秦仵作的本事,肯定比我去管用得多。】

秦妙惜听到这话只能无奈地撇了撇嘴,沉默不语。

“或许我与诸位京兆尹的差役在办案时配合得还不够默契,石大人,要是您方便的话,我想从大理寺借调些衙役来协助查案。”秦妙惜神色凝重,语气诚恳地说道。

石新哲听闻,瞬间闭上了嘴,脸上堆起了略显尴尬的笑容,打着哈哈回应道:“秦仵作,这事儿您放心,我一定把他们都管束好,保证不会再给您添乱了。”

秦妙惜这才微微点头,没再多说什么,径直前往石新哲临时为她安排的办公之处。

到了地方,她坐下后,迅速拿出一张纸,开始在上面写写画画,梳理着案件的线索。

第一名死者的案发现场,有着多人出现过的明显痕迹。那么多人在河边聚集,离开时必然会弄出不小的动静,可奇怪的是,周边村子的村民竟然没有一个人察觉到异样,这实在是不合常理,他们是怎么离开的呢?

再看第二名死者王公子,他是在一处荒废的宅子里遇害的。那宅子的主人早在几年前就去世了,又没有后人继承,便一直荒废着,平日里根本无人问津。而且,从现场情况来看,凶手应该不是多人作案,毕竟若是多人行凶,清理现场的痕迹会十分麻烦,稍有不慎就会留下破绽。

此外,铁匠提供的线索也十分关键。他所描述的图形,与死者身上的烙印完全相符。然而,能用寒铁打造烙铁的人,必定非富即贵。从钱百万的供词中,种种迹象似乎都指向了崔翰林。但崔大人任职于清水衙门翰林院,祖上三代皆为普通农户,又怎么可能拥有寒铁这种珍贵的东西呢?这背后是否还有个隐秘的幕后黑手?

这些错综复杂的线索,就像一张巨大而又无形的迷网,将秦妙惜紧紧地笼罩其中,让她一时之间有些理不清头绪。

正当秦妙惜陷入深深的沉思,手中的毛笔在纸上漫无目的地随意划动之时,一阵急促匆忙的脚步声从衙门外隐隐传来。

她心中顿生好奇,搁下手中的笔,起身快步走出衙门。抬眼望去,只见不少人手中提着竹篮,正神色匆匆、脚步急切地朝着同一个方向涌去。

秦妙惜快步上前,拦住一位身形微胖、神色颇为焦急的中年妇人,开口问道:“这位大娘,请问大家这是赶着去做什么呀?”

中年妇人脚步不停,喘着粗气回应道:“姑娘,你还不知道呢!米铺降价卖米啦,这次降价幅度可大了,起码降了一半的银子!大家都想着赶紧去抢点,晚了可就没了!”

“米铺?”秦妙惜心中一紧,急忙追问道,“大娘,您说的可是钱百万家的米铺?”

中年妇人头也不回地应道:“对,就是他家的!”

秦妙惜闻言,站在原地陷入了沉思。她眉头紧锁,心中暗自思忖:钱百万向来唯利是图,突然如此大幅度地降价卖米,莫非是打算卷钱跑路?

这时紫烟也匆匆跑来,“小姐,查到了,王公子一个月前曾在钱百万的海船上得到一本古籍,疑似你看到的竹简。”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