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明珠看到船靠岸后,急忙上船,眼中满是关切与期待。
“阿苗,这次怎么样?”陈明珠问的自然是收获。
“挺顺利的,收获也不错。”渔苗回答道,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
两人站在一旁交谈,其余人则忙碌起来。
陈明珠心中本来还担心的,听到渔苗的回答后,才稍稍松了口气。
而渔苗则在心中盘算着接下来的安排,如何处理这些渔获,怎样才能获得最大的收益。
舵室里的陈大江和葛大明两人还得留在那里盯着,毕竟船要有一点动静,他们就得立刻做出反应,所以不能离开舵室。
而船上的船工们此时也在搬运海货,渔网早已收上来,渔获也已经分拣完毕。
对于他们来说,这次出海相当轻松。
船工们心中暗自庆幸,能遇到这样一次顺利的出海,不仅工作轻松,还能有不错的收入,心里早就乐开了花。
他们对渔苗的安排也十分满意,觉得跟着这样的东家,以后的日子肯定不会差。
幸好他们提前把渔网拉上来,将渔获收好了,这会儿能空出时间搬运海货。
几十个人站在固定的位置,一个接一个地传递渔篓或者背篓,就这样,所有的渔获都被运到了牛车上。
这次运送渔获的方式和以往不同,以往是一个人背着一筐渔获往牛车上送,而这次因为人手充足,渔苗采用了新的方法。
让大家站在固定位置进行传递,这样既节省了大家走路的时间,又能高效地完成搬运工作,顺利地把渔获全部送上牛车。
渔苗看着这有条不紊的搬运场景,心中感到十分欣慰,有时候转变一下思维,活儿或许会干的更好。
等所有的货都装好后,十五辆牛车一同驶向陈氏收鱼铺,剩余的人则用背篓背着渔获,也回陈氏收鱼铺去。
两艘渔船的海货就这样全部被运了回去。
由于渔获种类繁多,重量又大,过秤之后,竟然有两万多斤。
这可把陈明珠惊到了,她瞪大了眼睛,心中满是惊喜与难以置信。
没想到新船出海,一下子就让海货的数量增加了这么多,实在是令人惊讶。
“阿苗,这可真是不得了,一天两万多斤的海货,包括这些杂鱼,数量可真不少。
留下一些给拍卖会,剩下的都卖了吧。我担心拍卖会的时候,没人能一次性消化这么多,还是分批次卖比较好。”
陈明珠心中快速盘算着,担心一次性拿出太多渔获会影响拍卖价格,所以提出了分批次售卖的建议。
“一切听从陈姨的安排。”渔苗点点头。
她也明白,以目前的数量来看,拍卖会虽然能承受,但数量过多,价格一定会有所下降。
拍卖的物品,不仅仅看重量,也看品质和稀缺性。
所以,今天除了留下部分大青龙、大石斑鱼和白鲳给拍卖会,其余的渔获都拿去售卖了。
至于能卖出多少,那就不得而知。
渔苗心中有些忐忑,既期待这些渔获能卖个好价钱,又担心市场的反应不如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