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炭笔草稿开始,逐渐丰富,变成加色粉的草稿,再换成水彩或水粉稿子。
一张张草稿,被贴到墙上或扔进废纸桶。
接下来的几天,姜哲不断尝试创作新的草稿,再从中选择出合适的内容,进行完善。
一周之后,姜哲刚刚完成一幅表现火车站候车厅的水彩画,就听到了系统的提示音。
他点开系统,看到了提示内容,
您刚刚完成的作品,描绘了在车站送别同学的场景。
作品中,除了表现一些风华正茂的学生,还描绘诸多平凡的旅客。
画面中,检票口前密密麻麻的旅客;正在在搬运行礼的工作人员;推着商品车子叫卖的商贩,以及场景和各种物品,每个形象都生动的展现不同的生活状态。
室内光线与环境形成了呼应,显得强烈而醒目。
每个旅客,都承载着家庭的希望,他们即将出,踏上去往目的地的旅途。这幅作品的艺术水准,达到了传世级别。
姜哲看到提示的前半部分,既欣喜又有些疑惑。
创作出创世级别的作品,是意外之喜,但是,这幅画是一幅水彩画,而且尺寸并不大,自己创作了几幅同类题材的作品,包括油画和水彩,可惜系统都被评价为普品或者精品。
他继续看系统给出的提示,希望找到原因。
作品中的行礼,可以代表着收获,也是人与旅途的纽带。
旅途愉快让不同职业,不同年龄的人,短暂的聚集在一起。
同一空间中,人与人的互动,显示出生活的复杂。
在现实生活中,旅途还可以被赋予了更多的象征性意义。
画面中,形象的差异,反映了人与自然之间复杂而变化的关系。
人们竞争,又依赖自己的同伴,因为某种临时的属性,短暂的和谐的共存。当然,画面中也有冲突与博弈。
您通过描绘人们在旅途中的点点滴滴,展现了淡淡的离别之情。
再这幅作品中,您采取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相结合的表现方式,通过对人物,表情,场景,物品等极度冷静理性的描绘,营造出现代生活的氛围。作品表面的纷繁,暗涌着深沉而炙热的情感。
您将浪漫主义的情感与现实主义的想象力交织,创造出一个独立于现实的然世界,构建诗意和人文情境。
您采用简洁而富有张力的构图,以停车厅长排座椅的直线,分割画面。这种极简化的构成方式突出空间的宽敞与众多旅客的拥形,无序与有序,成了强烈的对比与视觉张力。
有形与无形的界限划分,仿佛在暗示生活秩序。
这种极简化的构图、不囿于局部的表现方式,呈现出浪漫主义的视觉感受以及现实主义的精神性表达。
您在创作用,提高了自己对水彩画的理解,让技巧更加多样性。
系统经过综合考量,认为这幅作品,达到了传世级别。
请为作品命名。
看到系统的评价,姜哲有些不好意思。
很多技法是在无意中使用的,还有一些评价,是当时的自己,没有想过的。
他根据系统评价,回顾创作这幅画中的过程,回忆在火车站送别同学的情绪,最终给作品命名为——踏上旅途。(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