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个被派去云州,结果阿勒川都来了,他还没回来!也不知道是被谁扣下了!
没有两名书童帮忙,李明德觉得自己肩膀上的担子又重了几分。
阿勒川可太理解李明德的状态了。
想当初,云州和鞑子打仗的时候,云州全体官员从上到下,全都是如此!
阿勒川安慰道:“再坚持一段时间,等到了年节,肯定会给休沐的。”
李明德是真觉得自己的身体都快被掏空了,期待道:“去年,你们年节放了多长时间的假?”
阿勒川的笑僵在脸上,眼神闪躲,随即心虚地哈哈大笑:“放了许久呢,两个节日合一块,得放了将近一个月。”
李明德不信:“说实话。”
阿勒川叹气:“老百姓们放了大半个月。我们也就放个半天一天的。不过,今年肯定不一样!幽云十六州都收回来了,大将军肯定会举办庆祝活动的!说不定还会再次举办蹴鞠大赛。”
李明德悬着的心终于死了。
干娘扩张的速度如此之快,工作量也是呈指数倍的上涨。
李明德都不敢想,如果干娘又拿下广德府,自己还能有时间睡觉吗?
“唉,干娘还是太缺人手了,尤其是有能力的人手!”
阿勒川点头赞同:“没办法。读书艰难,大部分的读书人都是士族出身。即便百川书院不拘一格,招收学生,但仍然供不上大将军的需求。士族和大将军的关系又不好。”
李明德自然是知道这个道理:“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想要达到干娘的用人标准,何其之难?”
士族和大周很多学子都瞧不上顾南夕,觉得她自甘堕落,居然用一些出身贫寒,甚至贩夫走卒之辈去管理疆域,而不是选择和士族合作,肯定走不长远!
李明德在顾南夕手底下干了几天活,也就明白士族的怨气和鄙夷从何而来。
顾南夕为了政令的通达,直接摒弃了原本辞藻堆砌的毛病,要求言简意概,能使用大白话最好。
例如要求拨款的,除了开头和落款。
读过书,文笔稍好一点的,写的是【窃查某县,自春徂夏,雨泽稀少,麦收歉薄。近日虽得微雨,未能沾足。现已饬令县衙开仓平粜,并劝谕绅富捐资助赈。可否请旨拨发帑银三千两,以济民困?】
但李明德接触更多的则是【某县今年下雨稀少,收成不高,虽然县衙开仓济粮,但钱还是不够,请求拨款三千两。】
这种水平的文书,士子们看了要落泪,文武百官们看了,要怀疑人生。
但不得不说,用大白话宣传政令,能让更多的百姓看懂,也会减少政令在从上到下的传达过程中,出现的被误读。
李明德在适应了好几天后,也就习惯了,甚至隐隐有一种,这样也挺不错的感觉。
如果换成大周的文书格式,还得先拍好大一份马屁,这么多份文书,写起来挺费手!
李明德和阿勒川聊了好一会儿,时间和距离带来的隔阂渐渐消散开。
“将军,李大人,京都来人了,就在城外!”
:()绑定慈母系统后,我摆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