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实话。
朱家根基深厚,看他们的手笔,玩弄权术更是好手。
在柳月的事上管中窥豹,可见一斑。
苏茵茵跟柳月告别,心里装着事,难免走的慢了些。
这要怎么办啊。
三日后负心汉朱中杰就要参加乡试。
等他考中了,这事就跟更难办。
而且他爹的名声怎么办。
母亲也要因此饱受非议,那又怎么办。
三天。
必须马上做出行动。
还是要去找朱中杰才成。
苏茵茵下意识想到原锐,可他最近很忙,又收了小册,多半不会过来。
找谁帮忙呢。
孙东俊?
更算了,他明显只对吃更感兴趣。
最后还是苏显发现愁容满面的妹妹,问了前因后果,苏显道:“你打算怎么办?”
“去国子监,把朱中杰揪出来,好好问一问他。”
这方法虽然简单粗暴,却实在有效。
朱家一直不让柳月见到朱中杰,估计也是担心其中有变。
既然越不让见,那就越要让对方知道。
按照柳月的说法,他这人虽然是负心汉又贪图享乐,却实在心软容易被动摇。
让朱中杰重新跟柳月一起过苦日子大概率不可能,但让他写封和离书,却有机会的。
不管成不成,先告诉朱中杰,再看后续的发展。
“那我们就去。”苏显想到书院最近的流言,以及对父亲的诽谤,他道,“咱们一起去,我知道国子监在哪。”
说去就去。
第二天一早,苏家兄妹便同时出门,直奔京城国子监。
京城有不少私塾学院以及官学。
其夫子不同,院长不同,风格自然都不一样。
官办学府当中,以国子监最佳。
各大书院则各有侧重,其中苏显所在的山家书院对功名最为淡然。
而国子监则完全相反,但凡进去的学生,无一不是世家子弟,又或者聪明超群。
是接下来二十乃至三十年见朝中大臣的中流砥柱,很受朝中重视。
苏显来到国子监,明显感觉这里对乡试更为重视,根本不像他们山家书院,学生们读书归读书,没有这般拼命。
苏显摸摸鼻子,他也是其中之一。
不过并非他不努力,而是他知道自己的水平,对此心中有数。
都到今日了,再怎么临时抱佛脚都没用。
“请问,朱书生朱中杰在吗。”苏茵茵随便拉了个人问道。
对方看了看眼前两人,一看就是兄妹俩。
两人面容白皙,双目有神,不像是乱七八糟的人,这才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