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国交战在所难免,纵然有交情也不可能停下,而在友情里向来强势的姬丹不允许有人比他先做出决定,所以才选择了这样决绝的方式。
至此,嬴政的心彻底冷了下来,他下令让赵摎继续追杀燕王及其剩余部将,燕王死亡的那一刻,燕国将正式灭亡。
嬴政也想过是否要给姬丹追加一个君王的名号,但想了想还是没有,毕竟亡国之君的名号更难听,所以姬丹,原谅我的自私,我知你想当王的梦想,但我不希望你是这样的王。
成蟜不知道嬴政和姬丹的交情,但是玩家们清楚,所以[俞凇]提前就交代好了孟一孟二在赵摎送来首级之后禁止任何人打扰嬴政,也算是给了他们旧友见面的空间吧。
[俞凇]不是没有想过阻止赵摎的行为,或者劝说赵摎生擒姬丹,但是后来还是没有阻止,家国之仇不是简单的一句友情就能放过的,生死已定,不阻止嬴政的念想,让他见一面吧。
嬴政抱着姬丹的首级在明光殿了坐了一天一夜,等到再次推开殿门的时候,他脸色苍白,手里还抱着姬丹的首级,对车迅说:“收敛姬丹尸体,将他送回燕国厚葬姬丹,他不想见到我。”
他想,姬丹一定恨极了他,此生都不想再见到他了。
他也想把姬丹埋在燕国历代君王陵墓,但是以姬丹那么骄傲的性子不一定会想以这种姿态去见先祖,所以还是委屈姬丹留在燕国的土地而不是王墓吧。
嬴政说完之后就晕了过去,吓得孟一赶紧唤医师来给他看诊。
最后得出的结论是,君上伤心过度,心虑焦躁,再加上一天没吃没喝晕了过去,等他睡醒后吃点喝点就没什么事了,不要食荤腥。
[俞凇]知道后沉默了许久,他们的到来帮助了嬴政,但也在嬴政和姬丹感情最为真挚浓烈的时候让他们生死相隔。
这是没有解法的必然事件,逃不过的。
第156章不久之后,赵摎就传来消息已经把燕王及其追随他的众大臣悉数俘虏,……
不久之后,赵摎就传来消息已经把燕王及其追随他的众大臣悉数俘虏,对此嬴政只有一个字。
“杀!”
这些人都没有留着的必要。
蒙骜那边在赵摎对燕国发起攻势的时候也跟着开战了。
而赵国的李牧由于玩家好友的阻止最后还是向秦国投诚了,嬴政命他继续驻守雁门关,派遣了中庶子蒙革带五千军作为监军,与咸阳每个月最少交流一次。
嬴政脸上的表情最近愈发少了起来,命令下达得也相当干脆利落,还让赵摎怪不习惯的,专门找玩家替他传了一封信。
话里话外的意思就是你这人怎么不跟以前一样叮嘱我那么多了?是不是你可用人才多了,已经开始嫌弃我了?
嬴政忍着耐心看完发现通篇没有一个有用的字,愤怒的提笔给他回了一个大大的“滚”字,赵摎看到后大笑不已。
[俞凇]也有点放心不下,挑了个时间专门单独请见了嬴政。
嬴政见到他的时候看起来还是那副面无表情的模样,但嬴政自己都不知道,他在信任的人面前总会不自觉的暴露一些小动作。
比如他焦躁的时候左边的眉毛会比右边的低一点,他不高兴的时候右手大拇指总是不自觉地摩挲东西一样。
[俞凇]一眼就看出了嬴政的难过,他看着嬴政叹了口气,说:“难过不要憋在心里,容易憋出病来。”
嬴政抬头看向[俞凇],抿了抿嘴,说:“我没有难过,我有什么可难过的呢?”
[俞凇]沉默了一下,有点不忍地说:“为朋友的逝去难过并不是什么不被允许的事,有时候也是可以伤心的。”
嬴政仰头看了眼房梁,轻声道,“后世会怎么说他呢?”
“后世会把他记载,但是非功绩总有人说好也总有人说不好,这是人生常态。”
[俞凇]看着他说:“没有谁的人生是容易的,抛开国家,谁都有为朋友悲伤的权力。”
嬴政听到[俞凇]这话,看着他的眼睛说:“我知道,但我不难过。”
他一边说,一边右手大拇指摩挲着左手的手背,张了张嘴想要说点什么又咽了回去,他对[俞凇]说:“你的来意我已经清楚了,放心,我没有你以为的那么难过。”
他只是觉得不可思议,那个在他心里的姬丹在后世竟然没有留下什么记载。
就像[俞凇]了解他一样,他也很了解[俞凇],如果后世真的有记载的话,在[俞凇]认定自己很难过的情况下,他一定会说更多的信息来让自己宽心,但是他没有。
嬴政觉得自己没有难受,他只是觉得心里有点空落落的罢了。
是的,他没有难过。
燕齐两国好享受,朝堂从上到下大多都追随上位者的喜好,极少数的刚正不阿一心为国的臣子得不到重用反而被排挤,但国家真出了事,最先站出来的是他们,最先死的也是他们。
李斯看着好友淳于越心声庆幸,拍了拍他的肩膀道,“还好你这家伙听劝,不然我连你尸身都不知道去哪收。”
淳于越形色落魄,下巴胡须因为长时间没搭理又显得有几分杂乱,无力地叹了口气,道,“齐国朝堂上下没救了。”
但凡还有一丝可能,他都不会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