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二郎点了点头:“我拿着报纸给百姓说过了,可百姓没几个人愿意。”
“正常。”
李冰点了点头,人们很难对自己没见过的东西在一开始就有足够的信任。
秦王和国师的名声很好,百姓也都很感激他们;但若说有更好的东西能种,希望百姓放弃以前那些,这一时间就很难了。
前者是生活水平问题,为此,百姓为大秦作战、无条件支持朝廷都行。
但后者是生存问题,一个不好会饿死人的……这个得悠着点……
“总归是有人愿意的吧?”
“倒是有。”李二郎说:“有二十六户,其中只有十一户是因为家里受过国师的大恩惠而无条件信任国师的,剩下十五户都是去年家里有人立了功或去工厂赚了钱,已经足够交今年的税了,他们这才种的。”
这才是正常情况……
有十一户愿意豁出性命去相信国师,这已经让李冰很惊讶了。
“爹,国师拿出来的那些……尤其是小麦和水稻,真的有那么大的产量吗?”李二郎心里都有些怀疑。
李冰摇了摇头:“信也好,不信也好,国师和大王总不会害大秦的。”
“你知道为何这道命令没有给出任何任务吗?”
李二郎沉默了一下:“您是说,国师和大王可能也对这些东西的产量不确定,所以才抱着试试的心态?他们只能确定这些能种?”
“可为何北边几个郡只有小麦?不试水稻?”
李冰沉默了一下。
“国师啊,总是知道点什么的。”
……
咸阳城的秦军大营。
今天,大营里停止了一切训练,转而举行了一场比试。
参赛的,是由十几个将领训练出来的小队,而大营内其他上万人全部充当观众。
裁判则是军部部长尉缭和科学院院长李由。
气氛很热闹,因为军营的生活有些压抑,乐趣往往也都离不开战斗、比拼这些事,但如同今天一样比试内容让他们前所未见的比赛,将士们还是第一次看到。
最前方,杨端和与蒙武两人略微有些紧张。
所有将军当中,就他俩官职最高;尉部长说这次比试过后就要授衔,并且直接告诉了他们他俩军衔最高。
,!
对他们来说,他们如今已经不在乎自己训练的小队能获胜了,因为哪怕是其他人获胜,战时他俩一样有指挥的可能。
他们只希望自己的小队不要是垫底的,不然脸都丢没了。
最大的操场上。
观看的将士们聚集在两旁,看着操场中间那些木板。
“板子上好像有字?”
“是有字,可怎么好像写得大小不一样?”
“这谁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