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小说

九月小说>佩后 > 120140(第22页)

120140(第22页)

佩梅一愣,小心问丁女:“姑姑的意思是?”

她隐隐约约感知到了一点姑姑的言下之意,找什么合适的人呢?

佩梅若有所思,见姑姑不为所动,没有说话的意思,她陷入了沉思,片刻后,她道:“我懂姑姑的意思了。”

“你自己拿主意。”不要指着这宫里有年轻没有二心的宫女,也许她现在没有,以后就有了。

谁不想靠着傍身一飞冲天。

“是,姑姑,梅娘懂你的意思。”佩梅这时候已拿好了主意,不过她拿定的主意,没有顾忌诩儿以后会如何想她的成份。

她不会在诩儿没做之前,就跟诩儿有了二心。

眼下他们连生死之危尚且都未渡过,去防着诩儿以后会如何,防得太远了。

再则,如若有一天,到了那个处境,诩儿就不再是诩儿,那她也不再是她了。

宫中短短几月,不知从何时开始,佩梅已觉她早已不是以前养在佩家闺中的那个梅娘了。

就像她已活过了好几辈子。

以往不懂的,她早已懂了;以往以为死死也放不下的,她已放得下了。

她苍老得像一个没什么是放不下的老妪。

她对诩儿的情义尚存,而以后还能存几分,谁又能去说得定呢。

她已为诩儿拼过好几次命了,无论是前世她欠诩儿,还是今世她与诩儿结下的情缘欠的债,想来,她还给诩儿的已是不少了。

稍晚,佩梅唤来了青衣,跟青衣说了太孙回来,青衣要回翼和宫之事。

她不能叫凤栖宫的女官前去照顾诩儿,一来,她不知凤栖宫的底细;二来,诩儿也未必能知凤栖宫的底细。

还不如叫一个知根知底的前去放在诩儿身边,诩儿有什么事,也有个能使唤的人,青衣也在凤栖宫呆过几日,她不方便去小凤栖宫内的翼和殿,熟知两宫的青衣却方便走动。

听闻佩梅的安排,丁姑姑不置一词,从她冷淡平静的神色当中,佩梅也看不出她心底的想法来,也识趣没有再去询问姑姑所想。

她不能再像个孩子一样,对着姑姑喃喃问个不停,姑姑会累的。

她都那么累了,没有了皇祖母的姑姑早已累了罢。

*

头七过后,几日后,卫诩回到了皇宫。

佩梅当日没有见到他,只听宫人来报,说太孙在始央宫外面问过安后,便被人送回了翼和殿。

禄衣侯亲自送了他回宫,可就是皇帝面前的大红人送了他回来,皇帝陛下也没准许他入内拜见圣驾。

太孙失宠了,这消息当日就传遍了皇宫内有心之人的耳内。

次日,皇帝在朝廷内宣布了太子卫襄被废,被送去宫外庙宇中养性之事。

朝野因此哗然,太孙失宠之事,也成了理所当然之事,不再引人注目。

彼时,佩梅所住的凤栖宫外,多了好几道来意不明的敲门声,等到凤栖宫的人前去开门,这些人却是跑开了。

皇后所住重地,被人敲门不应就跑,其戏弄折辱人之意,令人愤慨。

佩梅却没有恼怒之意,她没有力气去愤怒,只是多了一个心眼,急急请丁姑姑去翼和殿一趟。

等丁姑姑夜间回来,方才告知了她回来晚了的原因。

原来是早先一点的时候,有不明人士去了翼和殿的厨房,打翻了厨房为诩儿所煎的药,还痛打了诩儿身边的随侍小杨子一顿,小杨子公公伤重吐了血,丁姑姑为他去讨了药,亲自煎了药让诩儿和小杨子吃下,这才回来晚了。

佩梅的留意成了真,屋外的风,此时听在她耳里,成了风声鹤唳。

丁女见她怔怔望着小屋里的油灯不语,眼皮一动不动,便再启唇道:“太子被废之事,坐实了一些风言风语,母不慈,父不仁,眼下不是太孙吃不上药有人欺辱之事,而是到明天,会有人参你落坐凤栖宫,于情于理于法皆不符。”

太孙妃握印不符情理法之事,会被举朝议论。

此时,她们身边危机四伏。

“诩儿还好吗?”佩梅在姑姑话后,问出了姑姑回来后的第二句话。

她的头一句,也是“诩儿可好?”

“看来甚是平和,与你一样,不喜不悲,身子也尚好,咽得下药,我走时,他还吃了一碗饭。”不喜不悲,便是最大的悲,两个小人儿,看起来身上已背了万斤担,丁女也只能让自己跟着不喜不悲,无动于衷。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