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现在是真“辅”,清流要用,浊流一样要用,岂能因私废公?
他是一片公心,清流们却是一片私心。
这次清流私下串联,给老辅准备了一个大惊喜,终于在夏税的时候爆雷。
…
…
老辅了解事情始末之后,不得不承认,这些人坏事有一手。
此事不是其他事,而是一条鞭法的执行问题。
其实老辅搞一条鞭法,为了防止下面乱来,加重百姓的负担,加了不少条条框框的约束。
总而言之,一条鞭法十分繁复细致。
正因为条条框框多,且繁复细致,反而导致漏洞不少。
郢都府,也就是老辅眼皮子底下,这些清流出身的官员,故意拿着一条鞭法的繁复条文丢给下面,让这些奸滑小吏自由挥,巧立名目。
以至于,许多小民按照一条鞭法老老实实交税之后,竟然额外多了不少苛捐杂税。
关键是,那些小吏还拿着一条鞭法的条文来诈唬小民。
而且老辅现在就在郢都府,小吏们还恐吓他们,一条鞭法是辅亲自制定,你们要是敢违抗,那就是不要命了。
一通连环招下来,小民交税更多,自然怨言也不少,都恨上了张家人。
尤其是张家的族人,交税都是正常交,更让许多百姓恨恨不已,由此引起了冲突。
总而言之,张家的名声在郢都府算是臭了。
“我本意制定这些条文,乃是为了小民不受盘剥,没想到却成了他们的催命符,无论如何,总归是我做错了,我会向朝廷自陈其罪。你带着我的信,送到江宁府,告知徐公明,这事我求他帮我善后。”
张大公子莫名心酸。
父亲明明是一片好心,怎么会落得这样的结果。
而且该惩治的不是那些小吏和官差吗?
为什么父亲不出手?
老辅见长子神情,知道他是不理解,于是解释道:“郢都府都这样,足见在推行一条鞭法的过程中,天下各处,皆可以钻这些漏洞。我若是只为了自己的名声出手,于天下何益?错了就是错了,为父不能推卸这个责任。”
其实一条鞭法要细致地执行,很依赖于朝廷对地方的监察。
可是加强监察,本身也需要较大的钱粮支出。
这些钱粮,在到处用钱的朝廷那里,很难拿出来。
现在有老皇帝和徐青联手,能在江南这天下膏腴之地将一条鞭法严格执行出来,已经不错了。其他地方走形变样,那是必然的事。
不过老辅也想知道,徐青能对此做出什么样的妥善处理。
而且他此举,无疑也是告诉徐青,自己不回去了,你放心大胆地干。
因为老辅是务实的。
他眼见徐青干得更好,何必要回去呢?
当年别人阻了他的路,他记恨许久。现在他老了,难道也要那样,阻止年轻人出头?
何况徐青大势已成,不需要为任何人退让。
当年的小鹰,在他如今看来,已经是云中大鹏鸟,当绝云气,负青天,遨游宇宙了。
他静静在旁欣赏,且尽绵薄之力便对了!
这确实也很委屈。
可是相比起变法的成功,再委屈十倍百倍,他也甘之如饴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