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7章怕了孩子
姜茯谣立在窗边,静默听了片刻,目中含着几分似笑非笑的意味。
“说什么呢?敢这般肆意张扬。”
容珩不知几时已走到她身后,目光略一懒散,却藏着隐隐的审视。
姜茯谣侧过身,说得优游且轻慢:“且听听百姓怎么给王爷评头论足。”
容珩勾唇一笑,袖手而立,仿佛全然不在乎。
二人带着芸儿挑了角楼的偏门下了楼,漫步至街边茶社附近。
只见那说书人正惊堂木一拍,抑扬顿挫地重声道:“奴才钻营,污吏横行,粮仓被蛀空,百姓无粮饷,却还要指望新王爷镇得住这些奸臣恶仆。。。。。。这王爷虽是战神归京,哪里料到朝中局势却是这般腥风血雨,说到底可真叫倒霉——”
茶客中有人附和:“摄政王又不是神仙,也难免糊涂一回儿吧!”
正在这时,一个稚嫩却不和谐的声音猛然插了进来,语气十足地嘟嚷:“瞎说!父王才不会糊涂,这明明是你们这些人自己坏了规矩!”
众人循声看去,不知何时容御承小小的身影已站在茶社门口,双手叉腰,脸带薄怒,稚气中透着硬生生的倔强。
姜茯谣先是微惊,随后失笑:“他如何来了?”
容珩看向这个尚且两岁不到的小家伙,眉目间并未有多少责备。
倒是有点怜惜。显然,容御承是趁容珩和姜茯谣说话时溜了出来。
那说书人愣了一愣,大约还在揣测眼前的这个孩子究竟是谁。
此时容御承小小身体一挺,若有其事地继续说道:“你们这些人明明自己坏了规矩,仓库里有了蛀虫,就想着把锅甩给父王和母妃。明明是蛀虫咬了,却要怪刀磨得不够快。。。。。。你们说,这道理对吗?”
那一瞬间,茶馆里竟然意外地安静了下来。
姜茯谣轻声笑了,正待走上前将小家伙抱走,却被容珩按住了肩膀。
他眼中带着几分戏谑,显然是想让容御承继续说下去。
果然,小御承缩了缩鼻子,这才向眉头紧皱的说书人发起一连串质问:“父王和母妃才刚刚回来,坏事的人是那些早在朝廷混了好久的家伙!难道。。。。。。你们有本事,却非要坐在这里拍桌子骂街,不会去帮忙?若是会,那你还不如现在就去帮我爹爹救粮仓!”
说书人脸上有些挂不住了,哑口无言,只得低声嘟囔几句。
至于旁边的茶客们,原本还围得津津有味,此刻亦是忍不住笑了起来。
姜茯谣上前,揉了揉小御承的小脑袋,她声音软和:“御承说得甚是好。只是,有些话,等回了府再跟你父王细细讲。”
容珩在一旁故意打趣,垂眸道:“如此佳子,还懂遮羞,夫人教养有方。”
谁知那小家伙还未肯就此消停,扬起小脸看他,不服气地回顶:“是我天生聪明!”
几句玩笑惹来众人一阵轻笑,而容珩摇了摇头,眼中隐隐透出几分欣赏。
姜茯谣望着眼前的小小身影,眸中笑意渐深,凉风拂过,她轻轻挽起飘荡的发丝,语调闲散道:“御承心直口快,如此争论倒也无妨。不过有些事,等你长大些再看,自然会明白。这世间真真假假,没有那么分明,只要结果是好的,懂了吗?”
容御承一脸茫然,踮起脚仰视姜茯谣,他即使小小年纪却倔强无比。
“那到底是真是假呢?母妃怎么从不告诉我要分得清楚?”
姜茯谣微微一笑,顺势将他抱了起来,柔声答道:“若什么都明说了,阿承便再没有自己去分辨的机会了。世间万事万物,本就是任凭你去看、去问、去想。现在不懂便好好记着,日后总有分明的时候。”
这番话说得半明不白,容御承瘪了嘴,眼中却带着不服输的神色。
他低声嘀咕:“那我定会弄明白的!才不要稀里糊涂!”
见状的容珩站在一旁,负手轻哼,却对姜茯谣的态度添上几分揶揄。
“夫人倒是教得随性,教子如是,是想让他日后与旁人论战也如此吗?”
姜茯谣听出了他话中调侃的意味,未作正面答复,唇角微扬,一弯眼轻瞥向容正卿。
“依王爷看,若正卿长大了,也是一味随他的性子,岂不是更好?”
容珩一怔,他虽从未偏心任何一个孩子,但面对姜茯谣时,似乎总愿意让她得些理。
“若真如此,也简单。我在沙场乱了些年景,如今方知教养儿郎竟是这样难。”
姜茯谣含笑低头,以下颌抵着怀中容御承的小脑袋轻轻点了点。
“阿承听见了吗,你父王可是怕了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