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明明是受害者,就因为施恶的李林忠和谢安不明不白地死了,现在承担非议的反而变成了他们?
可是凭什么?
圣贤书中的道理不是这么讲的!
为什么事情查明之前,这些人就能用自己的猜测、偏见、嫉妒给一个人定罪。
哦,他忘了,事情不一定会被查明。
就像小莲之死,衙门至今没有给出明确的结论。
孙清源有些嘲讽地想,日后查李林忠这位官宦子弟的死因,衙门还会如此迟迟没有结果吗?
心中想的越多,怒火便越盛,孙清源浑身都在颤抖,千言万语,蓄势待发。
可他偏偏在开口之前,扫了王长博一眼,看到了对方惨白的面色。
以往,他是不会这样做的。
他总是快意地将心中所想悉数吐露,站在他身后的王长博则一边拽着他的衣袖暗示他闭嘴,一边向被他得罪的同窗说软话、打圆场。
也许是这次王长博因为他的原因差点丧命,这个教训过于深刻了,他开始将更多的目光放在王长博身上,故而没有忽略他难看的脸色。
他这位刚刚死里逃生的伙伴,身体尚未恢复,虚弱不堪,却被迫在这里遭受别人的非议,何其无辜?
他早已从白鹿书院一走了之,可王长博还要在此学习读书,那些异样的目光不应落在他身上。
想到这的孙清源,深深吸了一口气,似是想用冬日里的这口冰凉之气,浇灭心中的滔天怒火。
他的拳头紧了又松,松了又紧,最后……彻底松开。
“各位师长,各位……往日的同窗,我孙清源素来口舌无状,也许无形中得罪了一些人,所以当初发生小莲的事情时,大家对我有诸多非议,我虽不认但也不欲辩解。”
“可王长博,他为人温文尔雅,热心助人,从未与任何一位同窗翻过脸、交过恶。”
“只因他是我的挚友,便被记恨我的李林忠一行人欺辱,差点丧命,如今李林忠和谢安溺亡在池塘,是非对错尚未查明!”
“我孙清源恳请大家笔墨喉舌之上,放过王长博!”
“所有过错,都在我一身。”
“王长博这样一位谦润之人,不应有此劫难!”
说罢,孙清源朝着四周深深一拜,他所拜诸人中,有他敬爱的师长,有曾与他交好的同窗,更多的是与他有过龃龉的学子。
“清源……”王长博定定看着他的挚友,声音喃喃,有了轻微的哽咽。
他从未想过,能从孙清源身上听到这样一番话。
往日那个自己遭受非议时,不曾解释一句的孙清源,今日为了他,将留在白鹿书院的最后一丝骄傲,亲手粉碎了。
:()穿越古代逃荒,王爷带我造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