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鸟不敢抬头看姜雪松的脸色,不理会她的询问,只是闷声说道:“这间是小姐的房间。”
姜雪松只是瞥了一眼,眼下事多,没工夫和她算账。
第二日天刚亮,姜雪松就带着人去了专门给她准备的办公的衙门。
刚一进去就能看见摞成小山的公文,而那公文旁站着一年轻男子,就是昨天站在赵韩南身边的那个。
那人见姜雪松一身官服,弯身行礼道:“见过大人。”
姜雪松远远地瞧了一眼,他穿着一身白衣,长身玉立,手里拿着一把普通折扇,一副男身女相。
对他点头,示意他自报家门。那人跟着姜雪松的步伐转过身子,介绍道:
“在下师明玉,是赵韩南赵大人的幕僚、门客、师爷、狗腿子,怎么称呼都行,大人明白我的意思就好。”
这说法倒是有趣,连姜雪松都忍不住多瞧他两眼,在位置上坐下以后,出声问道:
“昨日我带来的粮食都接收好了吗?刚才我过来的时候没看见粥棚施粥。”
师明玉像是早有预料一样,脸上浅笑,从容地出声:
“已经派人准备了,咱们的粥棚也是有时间的,一天里早中晚各三个时辰。”
“这也是怕有心人来混吃混喝。”师明玉补充一句道。
姜雪松随手翻开一页,上面记载着今年的雨水情况。
“嗯”了一声算是对他的回应,脱口问道:“七月雨水这么多,为何不见赵大人上奏,而是等到了百姓无粮可吃才报上来。”
“七月的时候大人也上过奏折,只是当时陛下刚登基,可能是诸事繁杂也就没在意看。”
他倒是聪明,轻飘飘几句话就把责任推脱到李乐安的头上。
姜雪松忍不住侧目,这位‘师爷’还真是有两把刷子,公文瞧了几本也就扔在那边不去看了。
早就已经准备好的东西,想来也找不到什么漏洞。
师明玉也在偷偷打量着面前的女子,不到二十岁的年纪就官拜四品,现在还领了赈抚使的职位,绝不可小觑。
“大人此次来荆州,除了赈灾一事,可还有其他的要务?”师明玉开口问道。
他问的不是别的,是姜雪松先前查贪污案的事情,若只是查黄元载及其党羽也就算了。
倘若陛下铁了心要整顿朝纲,他们这群人都吃不了兜着走。
姜雪松凝眉不语,仔细打量着他的表情,良久才露出一抹笑容,开口道:“本官自然是来赈灾的。”
师明玉尴尬地跟着笑笑,也不知道她听没听出来自己的意思。
随即展开折扇,轻摇几下,看向她说道:
“赵大人在府上给您准备了接风宴,昨日大人说要休整,不知道今日,大人可否赏脸?”
姜雪松自然不知道昨天‘自己’都说了些什么,现在也摸不准这赵韩南是什么样的人,只好先应对道:“是该去拜访一下赵刺史。”
师明玉眼底多了几分镇定,恭敬地开口:“那今晚就恭迎大人大驾光临。”
姜雪松客气地回以一笑,早上的小插曲很快过去,顺道去粥棚看了一眼便回住所去了。
刚一进去就隐约察觉出几分不对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