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乐忙起身:“我刚刚从我爹娘家里回来。”
“我怎么没看到你?”
柳乐愕然:“殿下去了我家?”
“没进去。”予翀简短地说,“饿得很,不见你回来吃饭,就去瞧了瞧。”
“我没想到殿下会去接我,在家用了饭出来,突然想去夜市逛一会儿,为消消食。”柳乐不安道,“去了南衡街那里,想是碰巧与殿下走岔了。”
“怎么逛了那么久?又没人跟着。”予翀脸上显出些不高兴的神气。
“两个侍卫一直跟着。”
予翀倒也没追究,又问:“岳父母大人身体可好?”
“都好,谢殿下记挂。”柳乐把回家的情形大致讲了讲,又说已经嘱托了哥哥,如此这般,看予翀并不很注意听,打住话说,“你还没用饭,我再陪你用些。”便招呼丫环摆饭。
予翀向丫环摇摇手:“不吃了,拿热水来。”说着,自往净室去了。
一连数日,柳乐只在半夜醒来时发觉予翀在身边,但入睡和起床的钟点都只有她一人,渐渐已习惯了他的“不碍事”。不想今日他早早就过来,顿觉别别扭扭的,连换了几本书都没看进去,像个不专心的学子,最后只得将自己钉在书案前,勉勉强强往下读。
只读了几句。心里头一半似有好些小人吵架,乱糟糟的静不下来,另一半则飘来飘去,每每要飘到净室那儿,柳乐忙又拽它回来。这么去了四五遭,究竟也没听出那边到底何时没了动静,待要留神细听,看到墙上影子晃动,才发觉予翀已经站在旁边。
她蓦地紧张,埋下头,眼睛在慌乱中只抓住了几个字:“虎豹以炳蔚凝姿①”。
“读的什么?”影子罩下来。
柳乐一把合上书——指望他没发现她才翻过了一页——手举得高高的,把书本举在他面前,但她并没有抬起脸。予翀向封皮扫一眼,又问:“外面冷不冷?”
柳乐心道:你自己也刚从外头回来,反来问我。嘴里却答:“不冷。我看今年冬天是不大冷,屋里也热,该让他们去几只炭盆。”她说着话,又把书翻开,始终不抬头。
“真不冷?”予翀犹不信似的,伸手向她手上试了一试,忽地一使劲,把她拉入怀中,头埋进她的颈窝,含含混混地说,“好些天了,该过去了吧?”
柳乐还不知怎么就这么一霎就和他紧贴着了,方寸大乱,想了一下才明白他问什么。是过去了,可她一急,又想拿它来搪塞,方要开口,他抬起脸,嘴巴落下来。
“不行,我这儿过不去。”他从齿间含混说道。
柳乐心中一片张惶。他那么用力把她压在怀里,臂膀像一副铁甲在她身上箍得很紧,她简直透不过气。不过,她一点儿都没被弄疼。突然之间,他和她分开,向她脸上短短一瞥,随即再次贴紧。
那一闪眼间,柳乐看见了他的样子:他刚刚洗过脸,一绺头发从额前垂到眉尖,如雨后树木的枝桠,闪着湿漉漉的亮光。他的五官本就醒目,仿佛执画笔之人有意将那眉、眼、唇刻画得轮角分明。这时,他的眉宇中有种强劲有力、不可动摇的神采。她急得用勉强还可活动的双手去推他、撼他,但他分毫不可动摇。
虎豹以炳蔚凝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