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说道:“仙魔道别。”
“师尊,道路要开始分岔了。”
第445章何以共存
五洲十三岛足够大,容的下相异的族类与道统;
却又不够大,甚至容不下毗邻的仙与魔。
拥有足够充沛的资源时,仙门固然可以保持从容风度;
当北渊魔洲崛起,感受到威胁的仙门,简直如芒刺在背,自然会心生不满甚至恐慌。
虽然明面上两道还有盟约,但背地里,一些风声也在慢慢传向北方,煽动着情绪。
“如果当年没有扶持魔修,是不是仙门仍然能俯瞰众生,站在最顶端?”
“圣人当年促成和解,不过无用的慈悲。现在好了,养虎为患!”
“照我说,魔修的侵略性是在骨子里的,就算跻身修真界的第一梯队,那劣根性始终没改变,比仙修更粗暴、野蛮、卑贱……早知如此,当初我们就不该扶持魔修,教他们继续未开化着,做茹毛饮血的蛮族,也好过威胁我们。”
更多不可宣之于口的观点,亦足以体现人性的幽微与自私。
当然,毕竟有圣人,他遵循的“天下大同”观念,依旧还是仙门的主流思想。
随着天道结界的动荡,区隔正在慢慢减弱,原本仅有几个漏洞可以互通,现在却是千疮百孔,难分边界。
环境的改变,总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谢衍也在头疼这件事,他对弟子们道:“……最近,有些宗门开始向吾抗议,希望更加清晰地划分魔修可以活动的领域。或者是干脆关闭城门,限制魔修出入。虽然没有公然反对过往盟约,但这种声音确实存在,吾亦得多加考虑……”
他这些年时常下山,化身寻常凡人,步入世俗之中,无比清楚这些声音是从何等土壤中滋生的。
焦虑。
自圣人谢衍执仙门牛耳以来,从来都是修真界最富饶强悍的仙门,第一次清晰地听到了背后传来脚步声。
仙门还是那个仙门,但是北渊,却不是昔日的北渊。
他们不是南疆那种时常滋扰边境,胡搅蛮缠,却不成气候的麻烦。
如今的北渊洲,在帝尊的统治下,拥有成建制的魔兵,大一统的体制,不断增长的人口,还有足以供养魔修、甚至让仙门都感到眼红的矿石。
最令人寒胆的,当属那位北渊帝君。
“佛魔之变后,北渊那一位收拢权势开始大兴土木、扩张军备、发展炼器。甚至,不是关着门自己造,还动员了北渊民间,这难道是在积极备战吗?”
几名宗门在仙门边缘的宗主不远万里,登上微茫山,求见圣人。
“圣人,北渊狼子野心,不可不防啊!”他们在谢衍的书房里争相斥责,群情激奋。
谢衍知道,殷无极并非是会重复前任魔尊的抢掠之行的君王,但是他个人的信任,不能作为理由说服旁人。
“吾会考虑。”
谢衍双手合拢,心想:若要维持仙门的稳定,他势必要采取措施了。
至少,要稳下这些流言。
现在,两道原本打通的商道,正在渐渐收紧。关于资源争夺的声音甚嚣尘上。
又是一年,在寻仙宫。
两位至尊各不相让,最终无法达成妥协,就根据当前的态势,废止了一些过去的协定。
“要服从于当下的形势。”殷无极坐在谈判桌前,指尖点着厚厚一叠过往的文书,注视谢衍看不出喜怒的脸。
圣人没有正面回答,只是正襟危坐,问他:“形势改变了,你与我,会变吗?”
殷无极的脸色一瞬笼上阴云,他起身,不冷不热地道:“圣人不都有答案了吗?”
“面对北渊的发展,仙门选择了防备与限制。”
殷无极淡淡笑了:“难道,圣人的‘天下大同’理念,唯有仙门是特例么?”
“难道,普天之下,就魔修不配?”
谢衍听他这样绵里藏针,语气也微沉,道:“若是北渊不采取令人误会的举动,自然也就没有猜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