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帝知道我做事小心谨慎,所以临终时把国家大事托付给我。
接受遗命以来,我日夜忧虑叹息,唯恐托付给我的大事没有成效,从而损害先帝的英明;
所以我五月渡过泸水,深入到人烟稀少的地方。
现在南方已经平定,兵员装备已经充足,应当激励、率领全军将士向北方进军,平定中原,希望用尽我平庸的才能,铲除奸邪凶恶的敌人,复兴汉朝,回到原来的都城:
这是我用来报答先帝,并且尽忠于陛下的职责本分。
至于处理事务,斟酌情理,有所兴革,毫无保留地进献忠诚的建议,那就是郭攸之、费祎、董允等人的责任了。
希望陛下把讨伐曹魏兴复汉室的任务交给我,如果不能成功,就惩治我的罪过,来告慰先帝的在天之灵;
如果没有发扬圣德的言论,那就责备郭攸之、费祎、董允等人的怠慢,揭示他们的过失。
陛下也应该自己思虑谋划,征求询问治国的好道理,明察和采纳正确的言论,深切追念先帝临终留下的教诲。
我接受您的恩泽,心中非常感激!
如今就要远离陛下了,面对这份奏表,禁不住流下泪水,也不知说了些什么。
后主看完表章说道:
“相父南征,长途跋涉历经艰难;刚刚回到都城,还没坐安稳;现在又想要北征,恐怕劳神费心。”
孔明说道:
“我承受先帝托孤的重任,日夜不曾有懈怠。”
“如今南方已经平定,可以没有内部的顾虑;不在此时讨伐贼人,恢复中原,还要等到什么时候?”
忽然在官员行列中太史谯周出来上奏道:
“我夜里观察天象,北方的旺气正旺盛,星宿明亮加倍,不能谋取啊。”
于是看着孔明道:
“丞相深通天文,为什么勉强行事?”
孔明说道:
“天道变化无常,怎么可以拘泥固执?”
“我如今暂且把军队驻扎在汉中,观察他们的动静然后行动。”
谯周苦苦劝谏,孔明不听从。
于是孔明就留下郭攸之、董允、费祎等人担任侍中,总管宫中的事务。
又留下向宠担任大将,统领监督御林军马;
蒋琬担任参军;
张裔担任长史,掌管丞相府的事务;
杜琼担任谏议大夫;
杜微、杨洪担任尚书;
孟光、来敏担任祭酒;
尹默、李担任博士;
郤正、费诗担任秘书;
谯周担任太史:
朝廷内外的文武官员一百多人,共同治理蜀中的事务。
:()三国白话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