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好痛!”尹德妃猝不及防之下,只觉得一阵剧痛袭来,犹如电击一般传遍全身,令她忍不住失声尖叫起来。然而,长孙无艳却并未因此而停下手中的动作,依旧持续不断地按压着这个穴位。
就这样,长孙无艳大约按压了八十次之多,方才稍稍停歇下来。她微微喘着气,关切地望向尹德妃,轻声问道:“尹德妃,你的腹部还有像之前那么发胀吗?”
尹德妃紧咬着嘴唇,强忍着痛楚,过了好一会儿才缓过气来说道:“嗯,说来也怪,现在似乎确实舒服了一些。”起初,那剧烈的疼痛让尹德妃一度怀疑长孙无艳是有意借机折磨自己,但此时此刻身体所感受到的变化却又让她不得不相信长孙无艳此举的确是为了帮她缓解不适。
“春喜,快过来接着帮尹德妃继续按压穴位。”长孙无艳一声令下,令尹德妃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这折磨居然还没结束。只见尹德妃一脸惊恐地问道:“还要按多少次啊?”声音中明显带着一丝颤抖。
长孙无艳不紧不慢地回答道:“尹德妃你气滞血瘀,月经期间每日皆需如此,双脚都不能落下,一天得按上两次,每次至少要按压八十次以上,而且力度必须足够大才行。春喜,等会儿你好好教教尹德妃这边的侍女如何操作。对了,稍后我们还得去一趟御药房,拣选些茜草和白芍回来熬煮成汤给尹德妃服用呢。”说罢,长孙无艳便唤来了一众侍女,让她们围拢过来学习按摩之法。
听到这话,尹德妃还在不知如何是好,春喜就找到穴位重重地用大拇指按下去,她忍不住发出了一声惊呼:“啊”虽然这一次的疼痛也很剧烈,但她也不敢多言半句。而站在一旁的侍女们则纷纷强忍住笑意,心中暗自窃喜。平日里那嚣张跋扈、不可一世的尹德妃如今竟被整治得这般惨状,连疼都不敢发作,众人自然觉得解气又痛快。
就在这时,只听得门外突然传来一阵急促而响亮的呼喊声:“皇上驾到!”声音未落,李渊便已迈着矫健的步伐迅速出现在众人眼前。众人见状,纷纷诚惶诚恐地跪地行礼,口中高呼万岁万万岁。然而,此时的尹德妃却因身体不适显得有些力不从心,只见她艰难地用双手支撑着床沿,试图从床上爬下来向皇帝行礼。
李渊眼疾手快,一个箭步冲上前去,伸手将尹德妃轻轻扶起,并关切地说道:“爱妃,你身子不便,无需如此多礼,快快躺下歇息。”尹德妃则面露感激之色,娇柔地回应道:“谢陛下关爱。”
紧接着,李渊环视四周,目光最终落在了尹德妃身上,满含忧虑地问道:“爱妃,听闻今日你身体抱恙,朕在远处已然听到你的声声惨叫,究竟所为何事啊?怎的这寝宫之中竟还有万贵妃与秦王妃在此?”说罢,他眉头微皱,脸上流露出一丝疑惑不解之情。
尹德妃坐到床上,如实答道:“陛下,臣妾突感腹部剧痛难忍,故而唤秦王妃前来诊治。”李渊听后,脸色微微一变,略带不满地反驳道:“爱妃啊,肚子疼此等病症理应传唤御医才是,更何况秦王妃是否精通医术尚不得而知。倘若她医术不精,非但无法治愈你的病痛,反而可能令病情愈发严重,到那时可真是得不偿失啊。”
长孙无艳听到李渊那不悦且略带责备的语气时,心中便已明了,他定然是因为李世民之事而迁怒于自己,才会如此冷脸相待。她深知此刻无论自己如何辩解都是徒劳无益的,毕竟若是那人信任你,仅需一言半语便能化解误会;可若他心存疑虑,即便你费尽唇舌,说上千言万语恐怕也是枉然。
就在这时,经过长孙无艳精心医治后,原本腹痛难忍、腹胀如鼓的尹德妃,竟奇迹般地感到痛楚渐消。她望着长孙无艳,眼中满含感激之情,同时也明白今后或许仍少不了长孙无艳的援手相助。于是,尹德妃毫不犹豫地开口替长孙无艳辩白起来:“秦王妃当真医术高明!我方才这肚子啊,又疼又胀,简直苦不堪言。多亏了秦王妃出手相救,如今已然好了大半呢!”
,!
“陛下,你难道真的不记得啦?以前您患病的时候,可一直都是秦王妃不辞辛劳、悉心照料的呀。”站立于李渊身侧的万贵妃轻声提醒道,因为长孙无艳乖巧懂事,一直对自己如母亲般孝顺,失去儿子的万贵妃已经把她当自己的女儿看待,她不容长孙无艳有半点委屈。
闻得此言,李渊面上不禁流露出些许尴尬之色。此刻,他方才如梦初醒般忆起往昔病榻之上,正是那长孙无艳不顾自身疲惫与辛苦,将他照料得无微不至。而如今,自己竟险些忘却这份恩情,实在是令人惭愧不已。想到此处,李渊干笑两声,缓声道:“朕又怎会忘记呢?观音婢当真是朕的贤良儿媳啊!只可惜朕那儿子就远不及他的妻子这般孝顺了,如今敌军已然兵临河东城下,他却是对此不闻不问,着实让朕心寒呐。”
“陛下息怒,二郎向来都是极为孝顺之人。倘若他知晓您此时正面临困境急需援手相助,定然会毫不犹豫地挺身而出,义不容辞!”万贵妃见机行事,赶忙顺着李渊的话语附和道。
“果真如此么?观音婢!”李渊转过头来,目光直直地望向长孙无艳,显然是想要从她这里探听一番李世民对于当前局势的真实态度。
长孙无艳自然是心知肚明李渊此番问话的用意所在,只见她微微一笑,从容应道:“回父王,近日儿媳听哥哥无忌提及,二郎除了领兵镇守长春宫之外,近来还一直在忙于巡查各地,以确保朝廷新颁布的税收政策能够得到切实有效的贯彻执行。想来也是事务繁忙,分身乏术,故而未能及时对河东战事有所关注。但儿媳深信,只要二郎得知父王有需,定当火速赶回,为父王排忧解难。”
“哦!竟然是这样啊!看来朕确实是误会他了!”李渊听了长孙无艳这话后心中不由得涌起一阵喜悦之情。此刻他知道李世民对于自己的态度已经明显缓和,这着实令他感到欣慰万分。
其实这次李渊是特意过来找长孙无艳打听李世民的消息,因为经过深思熟虑之后,李渊认为此次抵御刘武周的重任唯有交给李世民才能够稳操胜券。然而,回想起不久之前发生的事情,李渊不禁陷入了两难的境地。当时,为了处决刘文静,尽管李世民苦苦哀求,李渊却一意孤行,还曾夸下海口裴寂领军出征绝对没有问题,无需李世民为此担忧。可如今,如果自己贸然下达命令让李世民出战,那不就等于自打耳光吗?
就在李渊苦思冥想之际,突然间,一道灵感如闪电般划过他的脑海。既然直接下令不太妥当,那么为何不设法让李世民主动请缨出战呢?想到这里,李渊的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了一抹不易察觉的笑容,仿佛已然看到了解决难题的曙光。
:()威凤赋之李世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