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男子竟第二天就来了同真观道谢,还拎了只自家的老母鸡,“多谢神医救命!我娘子昨日才喝了一碗麻黄汤,就出了好多汗,烧也退了,也不怕冷了,今天早上又喝一碗,都跟正常人一样了!”
白雪盯住那老母鸡,心中咯噔一下,“还真是结缘来了一个东西。”
她推拒,“拿走,不要。”
男子便同她就这母鸡的事拉拉扯扯。屋外若干人围聚,“真治好一个?”“这驼子还有点本事。”“别是托吧?”“托便托了,人家看病施药都免费,你们还有什么不满意的。”。。。。。。
渐渐地,同真观内有人来看病了。白雪给他们看病几乎药到病除,不消数日她的名气便打了出去,越来越多人特意赶来看病,穷苦人家尤为多。
这日,已临盛夏,大雨频降,越来越多人感染暑气病倒,白雪见着药柜空了一轮又一轮,心想,不如搭棚施药吧,让路过的人都能喝一碗。
她吩咐侍卫曹确在同真观外又搭了一个小遮阴棚,每日摆布三大桶药茶,分别挂了牌子。三大桶药茶分别是香薷饮、藿香正气水、清暑益气汤。
香薷饮上挂“阴暑”,藿香正气水上挂“阴暑”,清暑益气汤上挂“阳暑”。
路过者好奇,“中暑还分阴啊阳的?”
曹确遵白雪吩咐,日日对来往行人解释,舌尖已泛起大泡,再次重复道:“若是夏季吃了冷饮、淋了雨,或者乘凉太过而身心难受,就叫中了阴暑,可喝藿香正气水或香薷饮。若是在太阳下晒久了体温过高而中暑,这个就叫阳暑,喝清暑益气汤。千万不能喝错了。”
路人心想,方才刚巧喝了一盏冰饮,正觉得腹内不舒服,那就来碗藿香正气水吧。曹确给他舀了一碗,此人饮下,却哇地喷出来,“何以如此难喝!真是狗都不喝!”
曹确无奈地扶额,“白姑娘正是知道你们这些人狗都不如,才又放了一桶香薷饮做代替,谁若喝不下去藿香正气水便可喝香薷饮,白姑娘真是用心良苦。”
路人:“。。。。。。我尝尝香薷饮。”饮完一盏,果然比藿香正气水好喝多了,且喝下便觉腹内寒冰如雪消融,发了一身汗,一片畅快。
曹确道:“虽然香薷饮更好喝,但白姑娘交代,藿香正气水乃外感风寒内伤湿滞第一用药,用处极大,各位日常可多备着。因此汤性温,但凡是受了寒气、吃了寒食,寒气侵体肌肉作痛、或者食物变质,吃坏了肚子,饮用此水皆可挽救。”
众路人听了,纷纷要来一碗,齐齐喝了,道喝完果然轻松许多。
没过几日,这三大桶旁边又添了一大桶,名为姜枣茶。且姜枣茶只在早上供应。
路人:“大夏天怎么还喝起姜来了?不嫌热的慌?”
曹确扶额苦笑,因解释得过多,腮帮子已肿成方形。“白姑娘交代,夏季虽然炎热,但其热在表,人体内的阳气同天地之气一样来到了体表,内里却非常空虚,急需补中固阳。夏季不仅不应喝冷饮,反而需要喝些热的东西。姜枣茶里虽只有生姜和红枣两味,但这两味是从经方之首‘桂枝汤’里拆出来的,不仅祛湿健胃养血补气,还调和营卫补充阳气,非常棒哦。”
路人:“那怎么只有上午供应?”
曹确:“这是为了顺应天时,姜枣茶只宜在上午喝哦。”
路人:“好好好,来一碗。”
-
同真观内,今日仍在排长队。白雪已累到失语,勾笔敲簿子,今日已看诊到第十五位。
旁边有一个黄色短衫女子,名叫朱琮,是她雇来帮忙抓药的。朱琮也忙得脚不离地,一截黄衣飞舞在三座大药柜前。
“大夫,我脾胃不好,常常吃一点就难受,吃了也不消化,这可咋整?”
白雪心想,这是脾胃动力不足,且看他有面色萎白、脉弱、舌淡白等相,“给你开几副四君子汤喝吧。但凡脾胃虚弱者,都可喝四君子汤,此为千古补气第一方,兼健脾胃。”
病人:“大夫,我还感觉总是打嗝嗳气,想吐酸水,胃里胀气。”
白雪:“那就香砂六君丸吧。香砂六君丸是在四君子汤的基础上再加陈皮、法半夏、砂仁、木香、生姜。你不仅脾胃虚弱,还气滞水湿,痰气互结。胃气正常时是往下降的,你却呕吐打嗝,这是胃气上逆了,半夏陈皮不仅帮助降气,还强效化痰。木香辅助行气消除胀气,砂仁温燥,醒脾开胃,祛除胃里浊气,辅助吸收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