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说笑着往里走,林母还特意带来了自己腌制的咸菜,说是给女儿解馋用的。林棠梨接过食盒,心中一暖。虽说如今已经嫁人,但母亲还是像从前一样事事为她着想。
没过多久,宋父也从书房出来了。见到林母,他笑着打招呼,"弟妹来得正好,我正想请教你几个医理上的问题。"
原来宋父近来有些咳嗽,一直想找林母讨教。两位长辈很快就聊到了一起,时不时还能听到林母开几句玩笑,气氛融洽。
林棠梨和宋墨寒对视一笑。记得当初两家结亲时,还担心长辈们会因为门第观念有所芥蒂。如今看来,这些担忧都是多余的。
转眼到了午时,饭菜陆续端上桌。林棠梨特意准备的水饺也出锅了,热气腾腾的。林母尝了一口,赞不绝口,"还是我们棠梨包的水饺最合我的口味。"
"那是自然,"宋父也笑着说,"棠梨这丫头,不光医术了得,这手艺也是一绝。"
听到长辈们的夸赞,林棠梨有些不好意思,"父亲、母亲过奖了。"
"说起医术,"林母忽然想起什么,"前些日子,仁心堂又收了几个学徒,倒是让我想起棠梨小时候跟着学医的情形。"
这一说,大家都来了兴致。林母便讲起了林棠梨小时候的趣事。说她五岁就能认得大部分药材,七岁就开始跟着配药,十岁就能独立看些简单的病症。
"那时候我就知道,"林母含笑看着女儿,"这丫头必定能继承家业,行医济世。"
宋墨寒听着,心中也是骄傲。他的娘子,不光人美心善,更有一身济世救人的本领。想到这里,他悄悄握住了林棠梨的手。
林棠梨回握住他的手,心中涌起一股暖流。记得小时候学医,虽然辛苦,但每每想到能帮助他人,就觉得再苦也值得。如今有了相公的支持,更是干劲十足。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宋父突然说道:"听说城南新开了片药田?"
"是的,"宋墨寒点头,"那是我特意为棠梨准备的。她医馆常用的一些药材,以后就不必从外地购买了。"
林母闻言,欣慰地看了看女婿,又看看女儿。她知道,这是宋墨寒特意为女儿筹谋。做大夫的,最怕用药不便,有了自家的药田,不仅保证了药材质量,更能随时取用。
"墨寒这孩子,"林母感叹道,"当真是事事为棠梨着想。"
,!
宋父也露出赞许的神色,"这是应该的。棠梨医术精湛,救死扶伤,也该有个好的药材供应。"
听着长辈们的谈话,林棠梨心中温暖。她知道,自己的选择是对的。嫁给宋墨寒,不仅得到了一个疼爱自己的丈夫,更得到了事业上的支持。
天色渐晚,院子里的梅花开得正好。林母提议去赏梅,一行人便来到后院。寒风中,梅花愈发清幽。
"记得小时候,"林母看着梅花,感慨道,"棠梨最:()神医娇妻:摄政王的心尖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