凸显意境的画法不是不可以,但拿来当记录用的话,还是需要足够多的细节填充。
“我处理完南通的事,就回来。要是耽搁久了,可能就不回来了,到时候我求老太太,带你回南通,我们一起过年?”
李追远虽然平时没按照本班课程表上过课,但大学课程,他还是选修了不少。
不过已临近期末,很多课都结课了,尤其是他喜欢上的那些教授的课,基本都没课时了。
既然如此,继续留在学校里,意义本就不大了,他又不用去期末考试。
因为罗工的关系,学校对他这方面很宽容,不过可能不排除,下学期他得代表学校去参加一些竞赛。
阿璃笑了笑,她答应了。
过去这段时间以来,她早已习惯了男孩在哪里,她的家就在哪里。
李追远走出院子时,看见老人领着儿孙媳妇们正在搬中午的食材,食材应是儿子或者孙子们送的,但除了他以外,不适合男丁进院子。
“哥儿,您中午想吃点什么?”
“您不用管我,按老太太喜好准备即可,我要出门一趟,近期不在家吃。”
“哥儿是办大事的人,您忙。”
等李追远与其错身离开后,老人才转过身,弯着腰对着少年背影说道:
“秦淮松香楼,哥儿哪日有闲,求赏脸进来喝茶,我带着崽子们给哥儿表表孝心。”
“我记下了。”
等李追远走远后,老人才直起了腰。
儿孙媳妇们面面相觑,老人是家里的话事人,有手艺有地位,饭庄子还在他手里,所以平日在家中地位极高,一副不苟言笑的样子。
自打今儿个来这里后,老人像变了个人似的,要是只对那老太太那般恭敬就罢了,毕竟是解放前的主仆关系,可犯得着对这少年也如此卑躬屈膝么?
老人摸了摸胡须,他自然瞧见儿孙媳妇们眼里流露出的不解,但他懒得解释。
老太太吃个早餐,桌上就三人,一个是老太太亲孙女,另一个就是这少年郎。
这样的人家,莫说是以前就有香火情在,就是没甚关系,那也得努力侍奉好。
世间多少人一辈子忙忙碌碌,只为那碎银几两,可这样的人物,人家哪怕只是指缝间流淌出一点,你只要接住了,怕不是就能立马得个家宅平安啊。
“把哥儿的模样记在心里,哪天哥儿真来了,就算那时我已经不在了,你们也得陪着你们男人,给我好生伺候好人家。”
众媳妇们马上称是。
老头看了看前方的老太太家院子,这里不方便作,更不能喧哗,但心里已下定主意,回去后得让儿孙带着各自媳妇们,跪在自己面前,自己再好生严厉叮嘱一番。
一个个平日里庙里香火供得勤,为争个头香不惜代价,想着自己儿孙前程,想着自己无病无灾,可拜那泥胎蜡像哪有拜这世间真龙有用?
“记住,还是和早上一样,只干活别说话,管住你们的嘴,别扯那些是非,这几日谁给我出了岔子,遗嘱上我就给你们除名!”
他是知道这帮媳妇们平日里嘴巴到底有多闲不住的,能叽叽喳喳个不停,可别真聊起家里什么事,让老太太听着了以为自己在挟做饭之情求报。
有些东西,上位者可以给你,但你不能主动开口要。
听到遗嘱,众媳妇们马上点头,这次头点得比之前更用力得多。
不过,让老人没料到的是,他们刚进院子,就看见老太太从屋里走出来,往院子里石凳上一坐,指了指里屋:
“去,取些瓜子果盘来,陪我说说是非。”
众媳妇们先是面面相觑,然后集体看向老人。
老人忙摆手道:“还不快去,陪老太太聊聊天解解闷,你们平日里嘴巴不挺碎的么,这不派上用场了。”
瓜子果盘取出来了,见媳妇们放不开,柳玉梅一边磕着瓜子一边说道:
“放开了说嘛,说点家里的弯弯绕绕破事,我爱听,谁说得多谁说得好,我让小马儿遗嘱上给你们加分量。”
老人闻言,自己先笑了,然后快摆手催促道:
“快,拿出你们看家本事来,把舌根子给我嚼起来。”
屋内。
阿璃走上二楼,来到柳玉梅常待的那处开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