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事罢了,臣妾无能,也就只能在这种小事上帮帮陛下了。”
看着皇帝喝了一口,皇后脸上笑意更深,目光落到桌上的奏章上,微微一凝:“这是……”
“刚送过来的,有人自荐出使蛮族的奏章。”
皇帝说着,便将只喝了一口的乌鸡汤放下了。
“那陛下心中可是已经有了决策?”皇后紧张地看着皇帝。
“并无。”皇帝声音淡淡的。
皇后微不可查地松了口气,脸上重新扬起了一抹笑意:“其实臣妾觉得,如今这京城里啊,没人比中书令家的那位大公子更合适的人选了。”
皇后口中所说那位中书令家的大公子,便是魏彬之子,魏绮兰的长兄。
“他年轻,又是中书令家的大公子,身份也够,由他出使蛮族,不就是最合适不过的了吗?”
皇帝看了皇后一眼:“你倒是大气。”
他可知道,那位中书令是魏王的人。
若是他的儿子办成事情回来,那朝堂上就更没有晋王什么事儿了。
皇后抿唇一笑:“都是大昭的臣子。”
她这句话的格局倒是不小,也总算是有点一国之母的气度了。
皇帝脸上闪过一抹欣慰,又将汤碗端了起来。
皇后面上的笑意也丝毫没有变化。
她也是人,自然有私心。
借着这次的机会,要是能得魏彬归顺,那再好不过,要是不行的话……
去往蛮族的路那么长,中间出点什么意外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到那时,魏彬丧子必然生不如死,他们借机动手,便可不费吹灰之力地废了魏王手上最大的倚仗!
反正不管结果如何,最后都是她这边得利,还能在皇帝面前留下个好印象,简直是一箭三雕!
“臣妾也是真的看好那个孩子,觉得他能担此大任才来的,陛下以为呢?”皇后几乎胜券在握。
在她看来,皇帝没有拒绝的理由。
不过皇帝没有说话,显然还是没有定下主题。
这下,哪怕皇后再能耐住性子,也不得不开始着急了。
她开口,语气却不疾不徐:“陛下,蛮族那边事态紧急,咱们可不能耽误,还请陛下早做决断才是啊。”
皇帝看了她一眼:“但魏家的那个孩子太年轻了,恐怕扛不住事,到时候万一有损我大昭国威,叫蛮族耻笑如何是好?”
“这……”
“皇后既然是真心为了大昭着想,想必也是能理解的吧?”
“是,那是自然。”皇后道。
静了一会儿,皇后又道:“那这封帖子……不知道是什么人递进来的?”
“是礼国公。”皇帝语气平淡。
“礼国公?”皇后的脸色顿时变得复杂起来。
要说资历,这人在朝中那么多年不是白混的,也稳重,确实比魏家那小子合适。
“但礼国公的年纪未免有些大了,这一路山高水远,可是不好走啊,”皇后道,“这机会,陛下不如还是留给年轻人去历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