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泄洪之日到洪水过去,足足经历了二十多天,其中,冲毁房屋无数,却比起往年同样的灾害情况,少了许多伤亡。对这些日子的劳苦,贾政也算满意,并多次嘉奖了上下官员。
因为第二日决定全部遣散此处百姓,贾政与众官员商议过后,便计划今日便将钱粮按人头发送给大家。
除了分发钱粮,贾政另外又叮嘱众人灾后防疫的关键,让他们与钱粮一并传递给百姓。
“不要使用任何沾过洪水的物品,也不可食用这些食物。所有井水必须烧开后食用。干活后身上若是沾了洪水,需要及时洗净擦干。人与牲畜的粪便必须集中处理。”贾政细细嘱咐道。
说罢,又补充道“近日诸位都辛苦了,只是百姓们的屋舍还没有建好,咱们还需要辛苦两个月,务必让所有人在入冬前住进新房,不然到时又要有许多人挨饿受冻,咱们也仍要赈灾济贫。不如一鼓作气,忙完这一阵,到时候便都能过个好年了。”
贾政一番话陈情利弊,也很鼓舞人,众人听罢也都又积攒了一些士气,没有再抱怨喊累了。
次日一早,上万百姓欢笑着向家乡走去。只是待亲眼看到遍地污泥,屋舍坍塌的景象之后,也都有些泄气。贾政众人也都早有准备,又是一番鼓励劝慰,自不必说。
前几日,在雨势减小之后,贾政就派书文回家问过家里的情况,同时也带了封信回去。信中也是相同的叮嘱与挂念。
书文送信归家时,几家大小都在王夫人处。因提前受了贾政叮嘱,王夫人与薛姨妈内外打理妥当,家中除了一处院墙因为雨大坍塌了,再无别的意外发生。
众人看过信,又详细问了书文贾政情况之后,也放了心。
“天灾过去了,姐夫也没出意外,姐姐总能放心了吧?”薛姨妈笑着对王夫人说道。
王夫人笑着点点头,没说什么。
看过贾政的信后,宝钗偷偷将众姐妹聚到一起,有话要说。
宝钗先说了自己提前囤积木材粮食等事。黛玉和探春都很赞赏宝钗敏锐的前瞻力。
黛玉笑说“宝姐姐如此敏锐,行动力也强,日后不可限量。”
探春也是赞道“就说宝姐姐能干,果不其然!只有我们几个不懂得操心这些,成日里只顾着玩乐了。”
宝玉本就不太关心这些事物,也没什么意见要说。黛玉看出宝钗还有下文,就静待她说话。
宝钗思索片刻说道“姨夫信里说道,他仍需留在那边,照看灾民重建房屋。正好我也要派人去做生意,所以我想···”宝钗顿了顿,看向姐妹们。
黛玉听了半句,就明白她含义,顺着说道“宝姐姐想亲自带人去做生意,同时也去帮姨夫做事,救济灾民,我猜的可对?”
宝钗笑着点点头,揽着黛玉肩膀,说道“颦儿懂我。”
“宝姐姐,我也想与你同去!”探春忙道“先前学堂里晏先生所教,我都记着呢!若有余力,应当多做善事。”
宝钗笑笑,探春所说也是她心中所想。
黛玉也很赞同“咱们成日里闲在家中也无事可做,舅舅那里想必缺少助手,咱们也都识文断字的,即使做不来体力活,帮忙传话,或是写告示,或是分发东西,也都是行善事。正fu符合晏先生所教的,要身体力行。”
三姐妹相视一笑,又看宝玉。
宝玉见姐妹们态度明确,他自然也听进去了,也很积极要同去帮忙。
“只是还有一处关键···”宝钗又是说了一半看向黛玉。
黛玉忍不住笑了,说道“我仍知道宝姐姐心中所想。只是不知道三妹妹想到了吗?”黛玉故意不说,又看探春。
探春略一思考,也明白了关键“宝姐姐是担心咱们几个提出要去,母亲与姨妈肯定不同意,便想让林姐姐找姑父做说客。我说的对也不对?”探春故意摇头晃脑说着,把众人逗得大笑。
“真真是你们两个聪慧,又都是我肚子里的蛔虫。”宝钗笑着,左右搂住黛玉和探春,三人紧挨在一起。
“咱们几个成日里待在一处,自然会有心灵感应了,就像母亲与姨妈,也总是能猜到对方心中想法。”探春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