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妙宜将医书放回原处,一个人实在乏闷,绕着屋里走了两圈,行至后院,望见一眼温泉。
泉池不算大,约一丈方圆,泉水温热适宜,深度只有半人高。
连日赶路实在疲惫,晚上还要服药忍受心痛,徐妙宜犹疑片刻,取来换洗衣裳,只着贴身衣物进到温泉水中。
**
虽已入夜,妙仁堂却灯火通明。
卫栩正坐于客位,接受山谷谷主的宴请。
谷主姓陈,矮胖身材,浓眉大眼,耳垂宽阔,一看便是福气长相。
陈谷主知晓卫栩身中奇毒不得饮酒,请他品尝自制的去火茶。
卫珩很安静地坐在长兄身侧,紧紧抓着藤球。
卫栩看了看胞弟,朝陈谷主抱拳致谢:“我离开凉州这几个月,阿珩一直待在万春谷,有劳谷主费心照顾。”
“侯爷言重了,这些年若无侯爷鼎力支持,源源不断采购草药,重用我门下弟子为军医,万春谷只怕要断送在我这把老骨头手中了。”陈谷主道,“可惜我和师弟医术浅薄,无法为侯爷治好小公子。”
“我回报您和孙叔,理所应当。”卫栩道,“阿珩的病,我知道您二位已经尽力了,心中十分感激。”
他真心感谢陈谷主与孙大夫师兄弟二人。
庆历十七年,卫栩十四岁,这年他在凉州马场做苦力谋生,幸得孙大夫把脉探出隐月,帮忙开了副方子,教他稍稍压制噬心之苦。
后来他想法子投了军,不过五年时间,凭借赫赫军功封了镇北侯。
第二次再见孙大夫,是在凉州官衙。
一个江湖游医因女儿被富家公子侵犯未遂残忍杀死,愤而在闹市街头杀死仇人,开肠剖肚,流了一地肠子,围观百姓众多,影响恶劣。
偏巧富家公子与时任凉州刺史沾亲带故,其家族叫嚣着要将江湖郎中枭首闹市、千刀万剐。
此案闹得极大,卫栩自然插手过问,见到孙大夫第一眼,他便认出来了。
凉州刺史义愤填膺要郎中偿命,卫栩冷笑,反问他,富家公子的命是命,郎中女儿的命便不是命了?以牙还牙,血债血偿,何罪之有?
刺史语塞,支支吾吾要寻借口,卫栩毫不留情驳回,替他断了案,而后又顺瓜摸藤告发他贪污草菅人命,自己一并兼任了刺史之职。
彼时孙大夫在狱中受尽酷刑,已无求生之志,卫栩命军医将他救回。
见他第一面时,卫栩并未坦白身份,只问他家住何处,自己已命人收敛好了他女儿的尸骨,可送回故乡安葬。
听到女儿两字,孙大夫终于忍不住嚎啕大哭,却什么也说不出来。
卫栩多方打听才知他是万春谷的郎中,派郭恒千里迢迢护送他和女儿的灵柩返乡,交给了陈谷主。
大约过去小半年,孙大夫寻到军所,自称是万春谷的郎中,有事求见镇北侯。
听到万春谷的名号,卫栩猜到此人身份,匆忙抽空接见,孙大夫一见面便对他磕头谢恩,说愿意肝脑涂地报答他的恩德。
此后四年,孙大夫以军医身份留在侯府,并请师兄陈谷主一同为他看诊,共谋解毒之法。
而胞弟卫珩的失语症,他们也想了各种法子医治,始终不见起色。
从久远到快要褪色的记忆里收回心神时,已是庆历二十七年深冬。
忆起旧事,卫栩容色淡漠,直到卫珩牵了牵他的衣袖。
小郎君打了个哈欠,告诉长兄自己困了。
陈谷主和善开口:“侯爷近来赶路辛苦了,不如早些回房歇息吧。待药引炼成,我和师弟必定倾尽全力助您。”
药引两字落在耳中,卫栩想起一事,又到了徐妙宜该服药的时辰。
卫栩带卫珩起身辞行,顾视妙仁堂,这才发觉似乎少了一人。
“谷主,陈姑娘去哪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