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海码头,一个雨雾迷蒙的清晨。
沈明轩站在湿滑的石阶上,看着眼前的尸体。死者是个富商打扮的中年人,身上的锦袍已经被雨水浸透,胸口有一道诡异的伤痕。
"据码头工人说,发现尸体时天还没亮,"一旁的赵虎翻看记录,"死者是泉州海商胡通,前天刚到苏州。"
沈明轩仔细检查伤口:"这伤口很特别,像是某种特制的利器所致。而且"他指着伤口边缘,"你看这些细小的蓝色颗粒。"
"是毒?"赵虎凑近观察。
"不像,"沈明轩取出放大镜,"更像是某种矿物质。我记得倭国那边,有种特殊的蓝染工艺"
就在这时,思雨从旁边的船舱中走出来:"父亲,你看这个。"
她手中拿着一封未拆封的信,信封上有个奇怪的徽记——一朵青色莲花。
"青莲徽记"沈明轩眉头紧锁,"这不是泉州青莲帮的标志吗?"
"正是,"赵虎说,"据说这青莲帮近年来势力大涨,垄断了不少海上贸易路线。"
沈明轩小心地拆开信封,里面是一张写满密密麻麻字迹的纸。但奇怪的是,这些文字看似无序,像是被人刻意打乱的。
"这是"思雨凑近观察,"父亲,你看这些字的笔画,有些地方特别重,好像在标记什么。"
沈明轩取出随身携带的白纸,将信件覆盖其上。借着晨光,果然能看到那些加重的笔画隐约透出一些文字:"子时东门九龙会"
就在这时,一个白衣堂的弟子匆匆赶来:"沈大夫,张堂主传来消息。说在杭州也发现了一具类似的尸体,死者是当地的丝绸商人。"
"两起案件有什么共同点?"沈明轩问。
"死者胸口都有同样的伤痕,而且"弟子压低声音,"都和倭国的贸易有关。"
思雨若有所思:"父亲,你还记得前些日子蝶衣姑姑说的话吗?关于有人在收集九黎医术的典籍"
沈明轩点头:"所以这两起命案,可能不只是简单的商业纷争。"
雨势渐大,码头上的人群开始散去。沈明轩让赵虎安排人手盯着这里,然后带着思雨前往仵作房进行详细检验。
仵作房里,沈明轩仔细检查死者的伤口。在放大镜下,那些蓝色颗粒显得更加清晰。
"这确实是倭国特有的颜料,"思雨说,"我在医书上看到过记载,说是用某种贝壳研磨而成。"
"不止如此,"沈明轩指着伤口边缘,"你看这些细小的划痕,像是某种特制的倒钩。这种武器"
"能够在拔出时带出血肉,"思雨接过话,"造成更大的伤害。这是倭国忍者常用的手法。"
正说话间,外面传来一阵嘈杂声。莫忘尘匆匆走进来:"不好了,码头那边又发现了一具尸体!"
"什么?"沈明轩一惊,"在哪里发现的?"
"就在第一具尸体附近的船舱里,"莫忘尘说,"看起来死亡时间更早,可能是昨天晚上就"
沈明轩立即带人赶回码头。果然,在一个隐蔽的船舱内,躺着另一具尸体。死者同样是个商人打扮,胸口有着相似的伤痕。
"这是福州的林商人,"赵虎查看死者的路引,"和胡通一样,都是近日才到苏州的。"
思雨仔细检查尸体:"父亲,你看这个。"她指着死者的衣领内侧,那里绣着一个极其隐蔽的标记——一条青色的龙。
"九龙会"沈明轩想起密信中提到的字样,"看来这两起命案都和九龙会有关。"
就在这时,莫忘尘突然说:"等等,我在师父的医案中见过类似的记载。十五年前,也发生过一起类似的案件,死者是个倭国商人"
沈明轩若有所思:"十五年前?那正是"
"正是九黎医典外流的时候,"思雨接过话,"父亲,你觉得会不会是同一伙人?"
正说话间,一个白衣堂弟子急匆匆赶来:"大事不好!刚收到消息,杭州、宁波、泉州三地同时发生命案,死者都是海商!"
沈明轩眉头紧锁:"对方这是要制造恐慌,逼迫海商站队。"
"不止如此,"思雨说,"你们发现没有,这些案发地点如果在地图上连起来"
她取出随身携带的舆图,用朱笔标注各个案发地点。众人这才发现,这些点的位置隐约形成了一个古怪的图案。
"这是"莫忘尘眼中闪过惊讶,"九黎族的通天符!"
"通天符?"沈明轩问道,"那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