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娃指着那帮闲聊的人说:“你看他们,又渴又累,但又不敢走开,我们要是开个商店卖水卖冰棍,再加上咱们的油辣椒一起卖,他们肯定会买的,对不对?”
正所谓三人行必有我师。
陈玉凤灵机一动,心说不如把油辣椒厂的军嫂往灌气站安置几个,设几个小卖铺,冰棍,汽水,油辣椒,不就可以顺带着卖了?
只要卖出利润,不正好可以给她们涨工资?
二娃这小家伙,总有些奇思妙想能帮到陈玉凤。
她也不吝夸奖:“二娃,你这小脑瓜儿可真够用,你这回可给阿姨帮了大忙了,说吧,你想要啥,吃冰棍儿,哨子糖,汽水糖,高梁饴,阿姨给你买。”
二娃很奇怪的,他也总喜欢跳一跳,扭一扭,但他从来不唱,也很少说话。
这时他举着双手,就在扭屁股,还摇头晃脑的。
边舞,小家伙边说:“不用了阿姨,我们在酒楼吃得很饱,也不想去总军区,所以你如果真感谢我,就不要赶我们走,好不好?”
去了总军区,以张松涛的懒惰样儿,肯定天天吃食堂。
锅碗瓢盆肯定也得俩娃收拾。
二娃这是不想跟着爸爸去总军区,变着法子提要求呢。
倒不是说陈玉凤供不起饭,大娃二娃也确实把自己照顾的很好。
但陈玉凤气的是张松涛于孩子的态度,能躲就躲,能赖就赖。
他还是书里的男主角,将来总军区后勤部的一把手呢。
论情商,当然韩超高,比陈玉凤也高得多。
可要不是这俩娃乖巧,听话,懂事,他的事业能干那么好吗?
他大概永远都不会知道,他的仕途,有一半的功绩在孩子这儿。
……
说干就干,第二天,跟王果果商议了一下,陈玉凤就喊几个嫂子去市场选货,进货了,又去家具市场打玻璃柜儿,货架子,过了不几天,小商店就开起来了。
还甭说,小商店一开起来,销量居然比外面正经商店的还要好。
不论谁来灌气,总愿意买点儿东西。
而要是谈对象的年青小伙子们,汽水冰棍加饼干,那得给对象买全套的。
所以转眼一个月,一间小商店算下来,居然有将近四百块的净利润。
八个军嫂值勤五个小商店,一月能固定赚两千,不就可以给她们提工资了?
经过王果果的首肯,陈玉凤大手一挥,给军嫂们一人提了100块的工资。
从此一月150元,她们的收入就能抵得上一个连级干部了。
当然,只要钱到位,谁还吵?
一帮军嫂们上班也有觉悟多了,都格外积极,抢着往灌气站跑。
而只要生意走上正轨,时间就过得格外快。
转眼就又是一年国庆节。
在这个国庆节,韩超如愿以偿提调了档案,而且先于别的同事一步升到团部,任副团长,协助程团处理四个营的军务工作。
陈玉凤一家也如愿以偿的搬进了楼房。
不过关于‘吃软饭’的事,在陈玉凤看来,只是个无伤大雅的玩笑。
韩超经过她的劝导,也想开了。
最近还上了瘾,动不动床上换姿势。
动不动就说一个姿势吃腻了,得换个姿势吃。
所以陈玉凤早把那事儿给撇开了。
可她万万没想到,因为‘软饭’,居然还闹起了一场不小的风波。
刚过完国庆节,甜甜又接了个小广告,是一个芝麻糊的电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