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有所思,夜有所梦,这夜,她做了整整一夜产品积压,卖不出去的梦。
第二天是初一,不上班的,陈玉凤索性就准备长长的睡个懒觉。
但才八点半,就有人打电话来了,而且是好久不见的崔自强。
随便问了声新年好,他说:“嫂子,今儿早晨起来我看春晚,看到小品里有演员捧着油辣椒,那是咱小军嫂的油辣椒,对不对?”
“对,是咱小军嫂的,不止有油辣椒,还有菇酱,虾酱,牛肉酱,各种各样的酱料,咱的产品线现在特别丰富。”陈玉凤笑着说。
崔自立兴奋的大吼了起来:“嫂子,我现在在齐齐哈尔,跟一帮大车司机在一起,你亲自跟他们说,电视上的油辣椒是不是咱们的。”
陈玉凤清了清嗓音,高声说:“是,而且演员给咱拍了广告,你们要来首都,就能看到啦!”
电话那头传来一阵惊呼声,有人说:“这么说,咱寻常吃的油辣椒上电视啦?”
“我们拌面拌饭的东西,春晚上的演员居然也会吃?”还有人在叫。
这年头,电视机,电视台,多神圣的地方。
可他们日常佐餐的小酱料,却上电视了。
可以想象一帮大车司机得有多激动了。
而从‘小军嫂’油辣椒上商报那回,陈玉凤就发现了,啥叫家喻户晓,能上报纸,上电视的就是家喻户晓。
油辣椒是个人人可做的东西,虽说小军嫂的风味好,但毕竟物流不广泛,它有地域流通的局限,所以它在首都有名气,但要打响全国,特别难。
怎么才能让全国人民都看到‘小军嫂’油辣椒,并且想买,就得让它上电视。
而且最好的广告就是春晚,以及春晚的小品。
因为不像歌唱,戏曲类节目,播完不会复播。
小品是几乎每天电视台都会重播的,这个影响力可就深远了。
大年初一只有崔自立打电话。
初二这天有三个大车司机打来电话询问。
转眼到了初三,这天简直电话不断,时不时就有人打电话来,无一例外,都是这几年一直在购买油辣椒的长途车司机们。
开始大家只是聊一聊,问一问。
但是初四这天,崔自立又打了个电话,说让陈玉凤准备一下,自己有七个朋友,要一起来拉货,让她一人先准备一千罐油辣椒。
初六这天,又有几个大车司机打来电话,说是要预定产品,张嘴就是几千瓶。
这些年,知道小军嫂的大车司很多,因为职业关系,他们的交际范围特别广。
只要跟人说一句,电视上那油辣椒自己吃过,味道有多好,口碑不就有了?
而像崔自强一样,大车司机们大多人憨,不会搞推销,原来只是带着卖一点。
可现在他们不需要推销,只要竖竖大拇指,说咱的东西上过电视。
经销商们可就不是爱搭不理的二百五了,他们会直接轰抢。
而普通老百姓呢,在连番播出的小品里看到过油辣椒。
知道是品牌,又岂会不买?
所以从正月初七开始,首都的经销商们就开始抢货了。
紧接着,外地的大车司机们来了,20万瓶油辣椒,在任何人想来,它都得卖半年,或者更长的时间,但事实是,其后一个月,20万瓶油辣椒几乎一售而空。
做产品就像引水时要凿渠一样,难的不是卖,而是凿开销售的水渠。
当卡车司机们开着大卡车奔向全国,当渠道被打开,销售就会变成良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