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承安怔了下,意识到她误会了自己的意思,不禁失笑,“我并未有怪你的意思,而是想告诉你,母后说什么都不重要,你只需相信我便可。”
陆初筝挑眉,“这么说,皇兄知道太后说了什么。”
所以他才匆忙赶来?
“出宫之前我已去见过母后。”陆承安目光专注地注视着她,神情愉悦,“怪我事先没能安排妥当,让你一回来就受委屈。从今往后,你想做什么便去做什么,无需有任何顾虑,只要我还是大燕的帝王,就无人欺你。”
他若是连妹妹都护不住,如何护得住大燕的大好河山,又如何稳固帝位。
若是对她都忌惮防备,那大燕朝中怕是一个朝臣都不能留。
“皇兄此话当真?”陆初筝诧异睁大眼,“你就不怕我在北疆势力壮大,威胁到你的帝位。”
有些话说明白比较好,省得互相猜忌还猜不到点子上。
“长乐,你把皇兄想得太弱了。”陆承安脸上的笑容扩大,“北疆是大燕的国门,有你在那守着,我才能放手处理朝中积弊。”
当初同意与她合作,他只想护着她,让她全身而退脱离父皇的掌控。
说实话,他相信她会给自己惊喜,却没想到她给的惊喜如此之大。
一年时间,北疆三十城不说换了个模样,却也是蒸蒸日上之相。
因各城官员意见不统一,不愿意出银子而导致无法畅通的官道,在半个月内全数打通。
不仅如此,还拓宽了许多。
即便是有萧元嵩为她出谋划策的功劳,也离不开她在北疆的一番努力。
未登基之前,他最担心的便是北疆出问题,担心漠北攻破临堰,踏过居山关直奔上京。
如今,他是一点都不怕了。
临堰驻军二十万,其余二十九城每城三万驻军,漠北真攻打大燕,也可在三日内集结几十万的大军前往支援。
陆承安心思转了几转,见她不说话,摇摇头拿起筷子招呼陆承风吃饭。
陆承风在镇国寺九年,他是所有皇子当中最天真无邪的一个,也是最让自己放心的一个。
长乐没有野心,他便不会有。
他也相信萧元嵩,不会让长乐屯兵造反。自己身边的谋士虽多,拥趸虽众,能与他能力匹敌者寥寥。
大燕想要兴盛永固,用人便不可随意猜疑。
“我信你,登基大典结束我便回北疆。”陆初筝也拿起筷子,“三年后我会回来。”
“一言为定。”陆承安又笑,“不过老师可能没法跟你一块回去,我还未见他,也不知他是否同意留下。”
“这事你得问他,我不清楚。”陆初筝也笑,半点没有要承认意思。
他知道是一回事,自己有不承认的自由。
至于萧元嵩是决定留下还是跟自己回北疆,她并不会勉强他。他不是死读圣贤书的书
呆子文臣,他知百姓疾苦,知如何改变民生。
太子有他辅佐,大燕会越来越好。
她身为公主,同样也希望大燕变得强盛无比,百姓安居乐业。
希望这个世界和平。
“我明日去见他。”陆承安越看她越觉得有趣。
皇姐心思过重,平日里也不愿意跟他这般说话,亲妹太闹腾,说十句没有一句是正事。
其他的皇妹每每见他都噤若寒蝉,像是他随时会将她们赶出去一样,根本无话可说。
只有长乐,从她主动去东宫找自己,她就很清楚自己想要什么。
跟她说话也不累,甚至是放松。
“嗯。”陆初筝笑了笑,安静吃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