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蓬镇这边,大枣新鲜吃的不多,基本都是晒干了过年做点心,譬如去核后碾成泥做枣泥糕,和豆沙一样熬成馅儿裹汤圆、炸麻团。
再不然就是煮粥、炖甜汤,可以说是正月里很稀罕的一道甜点。
谁家媳妇生了,送包晒干的枣子,那是非常客气的礼了。
张美好经婶婶提醒,只给孟卓煌捎五斤新鲜大枣,其余的晒干留着过年用。
当晚吃过饭,张美好陪二老坐了会儿,少许啃了几颗鲜枣,枣皮不好消化,多吃积食。
“那边,也送点过去吧。到底是长辈,咱们这儿有的吃,她那边没有,回头又该编排你了。”虞曼曼叹了口气道。
“嗯,那明儿早点送去,回头去卓煌哥家把枣子晒起来。接下来天气应该都不错,可惜后天要出门,还得劳烦婶婶过去看顾。”
“这还用你交代!”虞曼曼佯嗔地睨了她一眼,“喂鸡的事也不用你操心,有我和你小叔在,只管放心出门。”
张美好嘿嘿笑了两声解释:“我那不是怕累着您嘛。”
“看个菜、喂个鸡还能累着我啊。”虞曼曼笑道,心里却熨帖得很。
曾波涛看着这一幕,倍感温馨,难怪都说闺女是娘亲的小棉袄,可惜,他的闺女出生没多久夭折了。
本以为一辈子就艾明朗一个孩子,没成想人到晚年,收了个干闺女,倒是过上了有闺女孝顺的贴心日子。
回过神,欣慰地笑着接过老伴儿的话:“你
婶婶说得对,家里的事不用你操心,倒是你自己,从小到大没出过县城,第一次出远门,可一定要牢牢跟紧你邓婶子。她去过两趟省城了,认路指定比你熟络,别和她走散了。”
张美好点头如捣蒜:“知道了,小叔!”
心里有点小激动。
省城啊,听说那里的楼房都是好几层叠一起的,不像县城,最高就两层楼。
供销社够气派了吧?可邓婶子说,省城那边,比供销社气派的楼多了去了。百货商店就有三层楼呢,每层都比供销社大。
婶婶也说,她那次去省城,眼睛都看不过来,街道两边都是房子,路上跑着车厢很长的车,车头上拖两根电线,就是这电线让车跑起来的。
车里能坐很多人,售票员一路收钱撕票、一路报站名。一不小心听岔了,坐过站,下了车,根本辨不清方向。
所以再一次叮咛,要跟紧石秋水,要实在走散了,一定要记清艾明朗家的地址。
张美好一一记在心上。
回到家,着手收拾行李。
尽管后天才出门,可心里激动啊,再者明天有明天要忙的事,倒不如趁这会儿还没睡意,把要带的东西准备好了。
钱和票那是必须要带的。
不过她没打算把身上所有的钱都带去,除了小打小闹卖山货、草药换得的几十块钱,孟卓煌前后还给了她两百六十元,六十元是让她平时花销的,两百元是给她结婚买衣服行头的。
这一刻,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