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重新投射进来,只是大多又被那个男人堵住。所有人都回过头,默默看着他。他有些无辜地站在原地,身上满是尘土。
那两个畏首畏尾的家伙也跟进来了。军医拿着刷子与一个纸袋,小心地扫着砖块残渣与尘土。莫惟明站在旁边,视线盯着墙壁的断面。墙体约一尺厚。就着外面的光,观察中的莫惟明微皱起眉来。他遇到了令他困惑的事。
墙体内部布满丝线。这究竟是细密的根须,还是菌丝,他暂不得而知。至少,他所看到的部分是这样的。队友能够轻易将其破坏,也是因为砖块里已布满了细密的植物吗。也许采样选择这里比较合适。但因与他无关,他不想多言。
“我们要小心些。这座建筑的承重,可能没有想象中那么牢固。”他对队长说,“尤其一层有大量的玻璃。虽然玻璃不起承重作用,但,十来年前的玻璃工艺也很脆弱,稍有塌陷,后果不堪设想。”
“你在说什么?”几人莫名其妙。
“抱歉……忘记说明了。这一层应该是水生动物层。”莫惟明解释道,“虽然也有大型水缸,但也有不少直接与天花板相接。到二层。地下一层也有延伸而来的。因为不宜让低层承受高层水的重量……就是这么一回事,请务必小心。”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为什么你会知道?你曾参与规划设计吗?”女佣兵问。
“我曾听研究所的人提过。”
队长展开地图,军医拿手电打了上去。
“因为这一带一直是封闭状态,地图上没有标明内部结构。谁知道会遇到这种事……那么楼上呢?楼上楼下,都是什么?”
“我……记不太清楚。但是按照我的推理,二楼应是植物,三楼是动物;到了顶楼,又是植物。”
“怎么是这么分的?好奇怪啊。为什么植物中间还要隔一层?”
“三楼产生的肥料便于向下运输,有利于内循环。植物产生的二氧化碳易下沉,可能对动物产生不好的影响。虽然也有不遵循这种呼吸原理的动植物,但终归是少数。至于为什么顶楼还是植物……那里是一些需要充分接触阳光,还需要一定生长高度的植物。多是乔木。”
“那这些树和土壤,不重吗?”
“总比水轻。”
所有人跟着队长,朝着建筑深处走去。空气说不上恶臭,也说不上清新,只是弥漫着一股难以形容的气味。有点像鱼腥,但不完全是,也不知是和什么成分中和了。到处都黑漆漆的,手电那微弱的光很容易就被吞没。有时候,手电打到某处会忽然变得模糊。
“应该是玻璃。”
队长走到这处玻璃前。果然如莫惟明所言,这里是一处与天花板相接的玻璃墙。她轻轻敲了敲玻璃,几乎没有任何声音,玻璃的那一侧装满了水。但水并不清澈,十分污浊,呈现一种几乎发棕的暗黄色。
“世界上的第一个海洋馆,好像建设于……三四十年前。建设周期超过十年,我在书里看到过。建筑整体重十万吨,里面除了活体鱼类之外,还有许多标本和船只。我第一次看到时,十分好奇那究竟会是什么样子。”
“应该和这里很不一样吧。”莫惟明接话,他一只手也摸上有着淡淡灰尘的玻璃,“毕竟是展览性质,会注重美观。在海洋馆建成前,其实世界各地也有用于研究性质的水族设施。”
“比如这里?”
“比如这里。如今想来,父亲应该得到了很多国家的融资……”
这里的规模不容小觑。想必要建设完成,其开支必是一笔天文数字。
玻璃上多映出一个人的影子。军医站在莫惟明的身后。
“我问你,”他说,“你刚说也有水池从负一层延到一层。负一层也是海洋生物?这里有地下室。那么还有负二层、负三层吗?”
莫惟明陷入短暂的沉默。不等他回答,军医随口道:
“当然有。是微生物层。”
“微生物……”
“细菌、真菌、病毒什么的。”军医说,“很危险,没命令别找事儿。”
若提到病毒,人们的脸色就没那么好看了。当然,反应最大的是那两个累赘,其他人不愧是见过大世面的。也不知是不是为了让他俩放心,莫惟明接着说:
“这种空间,一般都在比正常负数层更深的地方,而且拥有严格的防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