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问题么?’
没头没尾的声音传到姜洄处,经传导变性而显得有些无机质的声音还依稀听出话语主人的担忧。
没问题。。。。。。也必须没问题!如果这会儿管控不住队伍直接玩崩,那她们也不会有下半场,直接场外见。
这明显就是冒险且没有回头路的做法。姜洄以为克拉伦斯应该清楚才是。
而且这世上哪有万全的办法?
在世间无数虚拟或现实的故事中,机缘从来都是与风险相伴,就如同光的背后总是暗如影随形。
凡事都有两面。姜洄从一开始就没想过自己能毫无意外稳稳通过这一关,不出意外的话。。。。。。必然会出意外。
她的理智判断,现在队伍并不稳固,只要出现足够多的变因变会打破目前微妙的平衡。
但是她又门清儿,这个时刻不会这么快就到来——因为她一开始就划下了限位线。
这场检测正常的做法应该是依序号搜罗人员然后卯足劲儿抵达终点。但单体力量始终有限,场内的规则和机制注定不到最后都不知道会发生什么变化,因此在这种各方都是不定因素的情况下搅浑水无疑是最优选择。
如何解呢?虽然考生看似都随机散布内场状态很凌乱的样子,但是这种“乱”也是一种秩序,也是对“领袖强者”明晃晃的分化,让他们无法轻易形成大小势力。
这也促使他们不得不抛弃或熟悉活固有的人际关系,临时组建属于自己新的势力网。这样的过程更方便外界观察独属于个人的特质和能力。
但按着规则在人家划定好的框架走无疑不是姜洄的风格。让她“拼图”,可以。。。。。。但她绝不会当被萝卜吊着的蠢驴完全牵着鼻子走。
行,拼图嘛,最需要耐心。一时间拼不完也没关系先拼能找到的,捞到重复的也没关系先搁一边备用,毕竟谁也不知道后边会出现什么意外。
她接纳零散的人员是为“合纵”。但与此同时这些接纳的零散人员无疑也是潜在的不定因素,因为在没有可供联系的公共利益的情况下任一人都可能会背叛。
但她也不至于这么自大以为不会存在背叛,或者说她一开始就预判了可能会发生的背叛又或者说“背叛”也是她设定中维持队伍稳定的一环。
拒绝前三个序列号的附庸是为了截住龙头,不让这艘船起第二个头;而拒绝后三个序列号的附属者是为了断尾,也是给自己留余地。
因为有时候微末者控制不住的怨恨可以瞬时崩溃一整支强者的团队。就像强者可以轻易为自己谋生路,弱者努力到最后却还是只能附庸依别人求生一样。。。。。。集体一旦陷入危机遭遇危险和风险时,后者往往会成为首要被抛弃的人。
所以掐头去尾是姜洄给自己的临时合作“队友”们划下的定位线,明白地告诉他们这场合作关系是临时的、有限的,也是不稳定并随时可以结束的。
那么问题来了——他们是否还会再这样诸多的不稳定因素下安心依附姜洄的本支队伍呢?
答案无疑——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