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他吆喝那些老练的水手们挥舞绳索,将十几根绳索远远抛出。
尖底海船,离开水后容易侧翻。
所以绳索一半提供正向拉力,一半在侧面被固定在礁石上。
上百名步兵喊着劳动号子奋力拉动绳索。
“一二三,拉大船。”
沉重的大船,就这样碾过一排滚木,缓缓驶上沙滩。
……
水手们利用甲板的简易起重机将沉重的火炮从船舱内吊起,再放到沙滩上。
一门又一门。
然后是弹药箱、帐篷以及各种物资。
士兵们在沙滩周围燃起了十几堆篝火。
众人一直忙碌到次日清晨,才卸货完毕,累惨了。
让空船回归大海,就轻松多了。
在风力的作用下,负责拖曳的战舰驶向深海,中间的3根绳索逐渐紧绷。
一阵吱嘎吱嘎,空载的运输船轻松脱困,回到海面。
沙滩留下了一道深深的沟壑,被海水迅速灌满。
……
整个过程看似简单,实则极其繁琐,建立在经验之上。
海军部雇佣了大量的南洋各国前海军军官、前商船水手。这些人出身卑贱,冒险胆大,但航海经验丰富。
他们在舰上任职,就等同于授课。
“知道海员绳结有多少种扣法吗?”
“知道怎么吃下生虫的面包吗?”
“知道舱内物资怎么安置最科学吗?”
“知道速度太慢会失去舵效吗?”
“知道海上怎么洗衣服吗?”
“知道怎么绑吊床吗?”
“知道怎么迎浪吗?”
……
海军部不知道,但海军部有经费。
作为南洋最大的金主,每次招募令一出,广州就挤满各国的红头发黄头发。
应征考核成功,就发安家银币100枚、制服两套。
这些老航海人趋之若鹜,抢着被归化。因为归化后,军阶最低准尉,更有不错的技术津贴。
更妙的,
东方的朗姆酒,味道更好。
实际上如果没有这些归化水手的言传身教,刚才的过程至少存在2种危险:
一,拉上沙滩时,船身倾覆。
二,绳索打结固定不牢,受力脱落抽死人。
总之,海军是一个建立在海量金钱和海量实践经验基础上的军种。
:()大清话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