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局势一天天地恶化,皇帝突然觉得,自己不能再犹豫下去了。
十一月五日,白马强镇军司被攻破。
十一月十日,右厢朝顺军司被攻破。
十一月二十日,距离兴庆府不过二百里的定州,亦被攻破。
比破城更可怕的,是大梁帝国对西夏军民的处置。
基本上都是无一遗漏,全部打包带走,运往黄河以东的地界进行安置。
大臣和贵族们人心惶惶,有些麻利的已经开始收拾行李,准备跑路了。
面对大梁雄兵犀利而彻底的攻势,李乾顺没有丝毫丝毫办法,最终下定决心,举国西迁!
这个决心并不好下,但做出决定的李乾顺,办事还是很利索的。
他的手上还有二十多万兵马,其中半数都是精锐骑兵,甚至还包含了三千多骑的铁鹞子。
如果拿来跟大梁帝国硬碰硬,还是能给对方带来部分损失的,但眼下全无必要。
这二十多万大军,是党项人征战西域最后的本钱了,千万不能白白损失。
除了兵马之外,百姓能带则带,带不走的,就只能留给大梁那边了。
西夏高层下了一道命令,各家各户的青壮男女和十几岁的孩子,随大军西迁,老弱就待在家中,等待敌人的接收。
一时间,兴庆府中哭声震天。
十一月二十三日,以李乾顺、李察哥为首的西夏皇室,离开了兴庆府,朝西行去。
整个集团先是到了西凉州,裹挟了当地的臣民之后,继续折向西北,经宣化府抵达黑水威福军司,方才停下来修整一番。
李察哥率领精兵强将,在黑水-肃州一带设置防线,抵御梁国进犯。
至此,西夏腹地,尤其是黄河两岸的菁华区,被全盘放弃。
西夏国土,仅剩西北的一隅之地。
为了谋求生存,西夏铁骑立即发动了对宿敌高昌回鹘的迅猛攻势,担任锋头的,正是三千铁鹞子。
虽然干不过大梁,但收拾回鹘人,西夏的部队还是很有心得的。
……
卢俊义率军进入兴庆府后,发现此地已成一座空城。
找来被抛弃的老弱一问,原来好几天前,当官的带着年轻人,全都跑了。
卢俊义摇摇头,派出岳飞、林冲、花荣等骑将前去追杀,剩余大军进驻兴庆府,巩固胜利成果。
七日后,岳飞发来消息,西凉府和宣化府亦是空城,西夏军队目前在黑水-肃州一带设防。
卢俊义和闻焕章、种师道商议后,决定暂缓攻势,命令岳飞所部驻守宣化府,静待后续。
这一路打过来,占据的地盘和城池已经足够庞大,需要一段时间的消化。
西北的军报送到长安,皇帝王小飞、中书令吴用,振奋异常。
整整八年的积累,终于结出了丰硕的成果。
被称为塞上江南的黄河平原,成为大梁帝国一处新的产粮地。
更重要的一点,西北是可以牧马的。
骑兵向来是北宋永远的痛,进入大梁时代之后,部队的战马也不富裕,很多都是跟金国贸易而来的。
现在有了西北的草场条件,畜牧业也可以着手发展起来了。
而且自贺兰山一路向北,就进入了蒙兀人的地盘,他们手中的马匹不仅便宜,质量也有保障,每年买上三四万匹,亦非难事。积累上四五年,大梁帝国的另一个骑兵集团军,就成型了。
总而言之,平灭西夏,好处多多。
回想起当年的北宋,统治阶级只知道享乐,每次攻打西夏都是浅尝辄止,一下子就萎了。
要是这帮玩意儿能稍微用点儿心,何至于被各路蛮夷揍得满脸血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