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会有后来人为他们付出了的血汗的奇观写诗作赋,但那不重要,他们只在乎自己当下的命运:“天神开的门,是通往天界的门吗?”
“我们还能回来吗?”
“那可不行,老娘还等着俺回家呢!”
恐慌的情绪一经传播,便迅速地在人群中蔓延开来。
被围住的小吏举了举鞭子,高声呼喊,责令人群散开,他就住在长安城里,听了几耳朵坊间传闻,自己也是一知半解,当然解释不清楚,“上头自有打算,不是你们应该操心的!”
待民夫都缩起了脖子,旁观的同僚才凑过来说:“早提醒你不要多话,一旦开了口子,容易不得安生哩。”
“我省得了。”
回想起方才人群突然一下子涌过来的场景,小吏不禁抹了一把冷汗。
***
作为本朝首个登上天宫的人,郑拓在使团回归后便得到了皇帝的赏赐和提拔,被委以重任,负责管理民夫被送到中庭后的一应事宜。
当上主官后,俸禄涨了,待遇也变好了,从前他行走在宣室殿前,往来臣工少有正眼看他的时候,如今为了向他打听仙神之事,便都客气了起来,真就是人逢喜事精神爽。
不过郑拓此人很记情,虽正是春风得意的时候,却也没忘了自己借文翁那四两金,且是百倍奉还。
文翁原本没把这些钱放在心上,冷不丁地收到他的来信和还款,亦是感慨万千。
开荒的第二天,陆吾适时地找上郑拓,给他送来了一架曲辕犁。
历史上,曲辕犁最早出现于唐朝末年的江东地区,这种农具操作灵活,颇富机动性,便于深耕,能够极大地节省人力和牲畜,设计也相当成熟,在工业时代到来之前,其结构都没有发生明显的变化。
郑拓是个儒生,还读过老庄和韩非子,知识面很广,各家学说多少都沾点,所以曾得了待诏博士之职,但就是不太懂农事,从来都没有真正下过地。
好在他手底下的农官还算识货,一眼就看出了曲辕犁的妙处,汉臣通常非大礼不拜,廷议都只是跽坐,但此刻那农官却激动得就差没五体投地,当场给陆吾磕一个了。
“希望尔等善用此物,不要辜负吾主的一片苦心。”
送完东西,陆吾便云淡风轻地飘走了。
如获至宝的农官顾不得许多,当即便开始张罗着在最先清理出来的一小块土地上试耕。
曲辕犁是后世无数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自-->>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