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呵呵呵……”陆吾只能尬笑。
“图书馆对于刘彻而言就是一座宝山,估计没个一年半载是不想出来了。”
“刘彻本性骄纵,好享乐,恐怕坚持不了太久。”
“你别看好多后人都说他骄奢淫逸,其实要等他打完匈奴,自以为天下无敌飘了之后才开始瞎折腾。”元英耐心地解释道,“少年时期的刘彻敏而好学,是很爱读书的。”
“您是打算让他多学点东西,顺便用史书来警示他?”陆吾好奇地问。
语毕,空气莫名地凝滞了一瞬,最终她弯着眼,意味不明地笑了笑:“……谁知道呢?”
***
六月初,中庭第一季土豆迎来了大丰收。
为了见证神种的成熟,常驻天宫的大汉使团几乎是全员到场,其中当然也包括太子刘彻。
天神曾言,神种亩产万斤,可绝饥馑,君父亦是殷殷期盼,为此不惜代价。
因此,出于对神谕的敬畏与重视,也为了回应君父的心愿,他屈尊降贵地走到田间,亲自带领农官挥锄,并在众目睽睽之下刨出了全天下第一茬土豆。
一时间,所有人都用狂热的目光注视着太子手中结出了大堆块茎的新作物。
“神迹啊——”
围观的农民不觉热泪盈眶,喜极而泣,纷纷拜倒在地。
除却极少一部分肥得流油的膏腴之地,大汉现在的平均亩产才三石粟,而一万斤土豆换算下来约莫有八十三石,足足几十倍的差距,让人如何能不感到欣喜若狂?
实际上,百姓的想法从来都很朴素,他们不懂得圣贤的微言大义,也不关心庙堂上的明争暗斗,只知道有了这样高产的作物,以后就能吃得饱饭了。
生存,才是人类的第一需求,以至于任何事情都得为其让路。
“开挖!”
随着刘彻一声令下,精神振奋的农民们便迫不及待地扑进田里,麻利地挖起了土豆。
农官们也忙得团团转,焦头烂额却满脸笑容地指挥着小吏称重。
在众人的齐心协力之下,当黄昏西斜的太阳逐渐沉入地平线之时,他们收获的土豆已经堆成了好几座小山。
而这个好消息也于当日午后传到了未央宫。
原本因着前段时间连发两道诏书,怒斥官吏滥用职权、尸位素餐,欲整顿朝廷贪夫殉利之风而不得的刘启-->>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