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立忙摆手:“我绝无此意,只是自觉罪孽深重,不可不罚。”
他有点怀疑,赵都安是替女帝来试探摸底的,警惕的一批。
赵都安认真看着他,开门见山道:“袁公当知晓,此时虞国风雨飘摇,正值用人之时。”
袁立愣了下:“赵少保何意?”
赵都安抿了抿嘴唇,道:
“我不大懂行军打仗,但也看得出,这个卫显宗是个人才,我抓捕了恒王府上下后,回京路上审了一路,得知卫显宗投效,也多有被迫。
那徐恒给他下了套,布了局,捏住了他的把柄,又以此人亲眷胁迫,威逼利诱,绑上贼船……”
袁立越听越不对劲:“所以?”
赵都安微笑:“不知袁公可否割爱,将此人让给我,教他戴罪立功?”
这次,袁立真的愣住了,表情严肃起来,身体微微前倾:“你敢用他?”
赵都安洒然一笑:“有何不敢?”
袁立怔怔地看了他一阵,忽然泄了气般,坐在椅中,目光复杂:“英雄出少年。”
这是他第二次抛出这句评语。
前后两次,迥然不同。
他当然听懂了赵都安的意思:惜才或许是真的,但哪怕赵都安真敢用,本也没必要来找他讨要。
之所以前来,走个过场,意思明确:
投敌的是卫显宗,是你袁立的人,如今我将这个人要走了,那卫显宗连带的罪名,由我赵都安来扛。
这无疑是在主动为袁立分锅,分摊他将承受的罪责。
“为什么?”袁立眼神复杂,打趣道:“总不会告诉我,就因为那句‘知遇之恩’吧。”
“我没那么‘知恩图报’,”赵都安洒然起身,迈步往外走:“为陛下分忧罢了。”
袁立若有所思。
……
离开花厅,赵都安走了没两步,忽然停下脚步,转身望着不知何时,安静地站在花厅门外回廊不远处的莫愁。
递了个眼神,二人默契地走远一段距离。
“偷听的可还过瘾?”赵都安打趣道。
以他如今的修为,自然早已察觉,门外到来的莫愁。
“女宰相”板着脸,没有半点听墙根被戳破的羞恼,只是凶巴巴地盯着他:
“你与袁立说的那些,是什么意思?”
赵都安撇撇嘴,揉了揉眉心,轻轻叹息:
“真不知道,你怎么混上个‘女宰相’的名头的,这都看不懂?我问你,朝堂上党派平衡重不重要?”
莫愁颦眉,忍住转身而走的冲动,冷着脸:“自然重要。”
“但总有比这更重要的事,”赵都安面色严肃,盯着她:
“如今陛下坐镇,朝堂上哪怕暂时清流党势大,也翻不了天,但若此刻为了平衡,去削掉袁立这个清流党魁,无异于将清流党的官员背后的那些家族,也推向八王。这是不可接受的。
如今李党垮塌,意味着朝堂上空出了大量的空缺,这一部分可以用来提拔新官员,培植皇党,另一部分,则要喂给清流党人,好将这群人绑在朝廷的战车上。”
莫愁恍然:
“所以,卫显宗投敌的罪名摆在这里,陛下若不严惩袁立,则无法服众,但若严惩袁立,则令清流党离心,有损大局。
因此,就必须有人给陛下一个台阶,一个由头,你提出索要卫显宗,就是去做这个递台阶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