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小说

九月小说>折高栀 > 关(第1页)

关(第1页)

*

林梨也记不清自己是从何时开始记日记的。

日记,听着像是小孩子会把玩的物什,又或是破查悬案时必备的证据。怎么也与她这位清冷脱俗的娘子沾不上关系,可偏偏,这日记还真成了她的宝贝。

在她的日记里边,记账记仇一应俱全,顺带还有些明日计划——可其中记录下的心情少之又少。

似乎,她早已习惯了用淡漠的语气,采取旁观者的视角,来记录她周遭发生的一切。

将银两按人头数赠与了西边的几户唐氏族人并与他们寒暄几句后,她便踏上了回府的马车。

回到房中的第一件事,就是将她这路上所见所闻悉数记载进去——尤其是那位白发阿爷的话,像极了一把鲁班锁,“机关”重重,亟待人细细拆解。

她在心中梳理道:

“那位阿爷,当年或许是算卦师傅,给山匪头子算了一卦,被绑了,被唐栀爱闯荡江湖的爷爷救下,结拜为兄弟。。。。。。后来,他从坤卦中窥见唐府将大难临头,而唐栀的爷爷因知道的太多,‘坐不正席,心偏一方’而葬送了性命,成了唐府抄家一事的导火索?”

“唐栀的爷爷我倒是听过,似乎是个一年四季都在跑商的江湖客。嗯。。。。。。好像是在去年三月听说他意外逝世,不知缘故。。。。。。哦,这还确实是在唐府被抄家前。。。。。。这两件看似相互独立的事或许真的有关联?那现在的问题在于,唐栀的爷爷到底知道了什么或是做了什么才导致这一切的发生?而这位阿爷说的话究竟有几成真呢?”

她托着腮,眉头微皱,陷入了沉思。可最终,她的大脑还是因线索过少而陷入宕机状态。

她摆摆头:“算了算了,此次拜访仓促,下次定要寻个机会再去好好问问。”

她将此事的关键词与疑点记入日记中,随即,她将日记折好,放入自己在市集上精心选购的小匣子。下一步,她选了张不久前从唐栀房里搜出来的上好生宣,抬起笔,将此事简略地交代于给唐栀的回信中,并询问他对自己的爷爷有没有什么了解。(在林梨印象里,他的爷爷甚少会出现在渭城之中,她只是简单地知道这号人物,并且对他的死讯有几分印象。)

为了不辜负唐栀的期待,她将事先准备在案边的《易经》翻开,将坤卦的爻辞一一抄于信中,并在信末注上了几句经由自己思考后的理解。她将信仔细装好,交给府中负责跑腿的王三,然后如释重负地回到了梨花阁中。

她侧躺在床上,看着阁中这陌生又熟悉的一切,这成了婚的两个月份,似乎将她如花枝般的人生彻底摆折成了两部分。

林梨本以为,她这般弱小无依的人,就该接受一辈子任人摆弄的天命——

无论是否与唐栀成婚,都是别无选择地在这所谓的“火坑”中炙烤。

曾经的她也有过谋划逃离的时刻,可不知为何,如今的她倒觉得这唐家的“火坑”还别有一番景致——

真是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啊。

此刻,坐在马车里的唐栀,也正思绪万千,似乎在与远在千里之外的林梨遥相呼应。

他掀起帘子,望向窗外。

小雪翩翩,经由簌簌北风,吹落在他的发梢上。

曾经自己口中念叨着的“我本花木,不做金玉”,在如今的他眼中,与他幼年时在地上抽着玩的陀螺也没什么两样——

等你某日将这童年玩伴忘了,从此,它便永远待在某个院子的角落。你呢,虽仍会偶尔怀念,却没了再把它寻出来的气力;又或是寻出来后,便失了兴致。

沈娘,唐府,孔贞。。。。。。这一切,似乎都在将他指向一个深不见底的洞穴。

洞穴的尽头会是什么?

他无比好奇。

这人世间错综复杂的一切,迄今为止,还是如此晦涩难明。

*

迎春会的前一天中午,唐栀一行人顺利抵达了京郊。

城门才刚进入马夫王二的视线中,他就发现这挂着一排红灯笼的城门门口满是马车,堵得水泄不通。门口的官兵,似乎是在检查什么东西,必须细致地连人带车搜个一干二净才给放行,这使得这进京的队伍是越积越长。

在迎春会前进京的,多是京城权贵的亲眷,要么就是运送货物的;像那些普通老百姓,为赶在迎春会的前几日回到他们的家乡与家人齐聚,早已离开京城。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