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小说

九月小说>此案与君无关 > 血社火一(第1页)

血社火一(第1页)

深夜的京郊官道。北风呼啸,带着些许凉意。城门早已落锁,只余两盏昏黄的灯笼挂在关哨上,微微晃动。

一队车马朝着城门缓缓驶来,马蹄声在寂静的夜里显得格外响。队伍不长,只有两辆马车,前后不过十几人。队伍里的人都低着头,帽檐压得极低,灯光照过去,模糊的阴影掩住五官,让人瞧不清面目。

城门的守卫打着哈欠,半梦半醒地揉了揉眼睛。他拖着沉重的步子走上前来,例行公事地检查着每个人的路引与行李。

他一边翻着路引,一边嘟囔着:“怎么这么晚才来?要不是看你们人多,哪里还让你们进。”

人群之中,领头的是个满脸皱纹的老头,一身长衫皱巴巴的。他堆着笑脸,拱手作揖:“官爷,我们是外地来的社火班子,赶着入京,准备参加下月的社火大典。晚了些,还请见谅。”

今年是闰年,社火乃是大事,京城下月初三要办社火大典,各地戏班纷纷赶来,连日来入城的班子不计其数,城门的守卫们翻箱验货翻得手都酸了,早已生出几分厌倦。

守卫此时困得厉害,他眯着眼,随手掀开眼前的一个箱子,想着草草翻看几眼,早些放行,他也能早些歇息。

没想到箱盖才刚揭起,灯光一晃,寒意顿时从脚底窜起。

箱子里,端端正正地摆着一颗血淋淋的人头!

那颗人头静静地躺在木箱深处,双目微睁,嘴巴微微张开。最骇人的——额头正中,竖插着一柄沾染上血色的斧头,刀刃直至眉心,干涸的血迹沿着脸颊淌落。

守卫只觉后背冷汗直冒。他嘴唇哆嗦着,嗓子眼里像被什么堵住了一般,只能发出几声破碎的喘息。

“官爷莫怕!”那老头忽然开口。

只见他缓缓探手伸进箱子,轻巧地将那颗人头提了出来。他的手指枯瘦,抓着那颗血淋淋的头颅,倒是如同拎着一件寻常物什。

“这可不是活人。这是我们鬼面将军的面具,要在大典上用的。”老头笑眯眯地解释道,“这斧头也是木制的,只是涂了颜色,看着血腥些。”

守卫这才看清,那人头竟只是个人皮面具,斧头不过是雕刻精细的木头。他刚要松一口气,又突然发觉,那上面沾染的血迹,怎么看都像是真血,甚至还带着一丝腥气。

他勉强咽了口唾沫,心头的惊悚仍未完全散去,连忙翻开旁边的箱子。

里面堆满了各类戏服、道具,但无一例外,全都沾染着大片暗红色的痕迹。最上面甚至还摆着一把剪刀,锈迹斑驳,刀刃上凝固的污渍,不知是颜料,还是血迹。

“咱们这血社火,演的就是个因果报应,坏人死得凄惨才叫痛快。”老头见守卫脸色不对,立刻弯腰拱手,陪着笑道,“官爷到时候若是有空,不妨赏脸来瞧一场,包管您看得过瘾,开了眼界。”

他说得轻巧,守卫却半点轻松不起来。血社火的名声,他多少听过些,一般社火不过是踩高跷、耍龙灯、图个热闹,而血社火,演的是恶鬼索命、刀砍斧剁,越血腥越好。

想到这,守卫忍不住抖了一下。老头见状,依旧堆着笑:“官爷放心,这都是戏法,闹个喜庆罢了。”说完,他笑眯眯地从袖中摸出一碇银子,偷偷塞进守卫手中。

守卫额上虽还渗着冷汗,见有钱拿,索性不再多问,只是挥了挥手:“行了,快走吧。”

老头笑着拱了拱手,吆喝着身后的人马入城。直到最后一个人踏过城门,城门下才重新恢复寂静。

守卫此时才松了一口气,低头看向自己的掌心,才发觉,方才翻箱时,手掌不知何时沾染上了一抹暗红色。

他皱起眉,心中莫名浮起一阵不安,赶忙伸手去擦。可擦了半天,那红色却死死地附在皮肤上,怎么都洗不掉。

夜风吹来,他不由打了个寒颤,低声骂了一句:“晦气。”

**

万年县衙,暑气蒸腾。

李长曳正在屋内换官服。

夏末的天,热得还不肯消停,可李长曳这屋里,阿月却硬是把门窗关得严严实实,连一丝风都透不进来,美其名曰——怕她着凉。

倒也不是阿月多虑,自刘家庄一案后,李长曳足足在家歇了一个月。原本想着休息几天就回衙门,可这一回,倒是真歇住了。她自认身子骨不差,可这一趟入京,连着摊上两桩案子,先是看着一个活生生的少女断气在自己面前,紧接着又发现渡魂堂竟与禁军牵扯不清。

虽然这事被三皇子压了下来,除了他们几人之外无人知晓,三皇子也拍着胸口打包票,说他定会彻查到底。但这终究成了李长曳的一块心病。

宅在家的日子里,李长曳每日养鸡种菜,好不快活,日子一晃竟也过得飞快。可惜,人生总不能一直在家种菜,该回来的,总要回来。

像李长曳这种天生关心案情的人,在家里歇着,脑子却清闲不下来。她想着想着,还是觉得来衙门破案更让人踏实。于是身体一好,又火速赶了回来。

李长曳前脚刚踏进县衙,后脚便听见阿月絮絮叨叨地转述最近的各类京中流言——

说什么三皇子对他那位前未婚妻余情未了,竟然亲自护送孟丞相回乡,简直是有情有义,倒是挽回了他一向纨绔的形象。

再比如,有传闻说,亿枫公主当众抢了名动天下的任画师做了自己的面首,行事荒唐,实在是为人所不齿。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