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小说

九月小说>如此摆烂,也能称帝? > 130140(第5页)

130140(第5页)

“对于徐茂违制在幽州颁布新令,其中规定有失偏颇,未必人人向往,反倒容易招惹青壮年男丁厌恶,拒绝进城,壮丁不足,终究弱势,而徐氏口碑败坏,百姓可知她并非众望所归之人,圣上无需忧虑。”

众臣一下改口,他们高高悬着的心落了地,静看徐茂作茧自缚,最后如何走向灭亡。

朝臣闹腾一阵时日,忽然没了声响,那些愤怒徐茂违背礼法的人知晓皇帝的态度,不由得咬牙切齿,更加气恼。

如今连皇帝都默许了,算是什么世道,竟放任徐茂恣意妄为到这种地步,许多不满的人直呼大梁要完,江山社稷危矣。

朝廷官员一致沉默,绝口不提关于徐茂的事情,只要他们看不到就当作没发生,眼不见心不烦。

各路叛军观察朝廷反应,惊诧皇帝的忍气吞声,同时他们也知道皇帝的打算,就是想让他们这些人去打徐茂,最后坐享其成。

虽然明白皇帝使用的路数,但不得不说这招有效果,他们要想更进一步,徐茂是巨大威胁,尤其传闻里徐茂北伐西征的事迹,绝对不能忽视,养虎为患。

叛军们将目光放到幽州,此时谁都不敢轻举妄动,就怕输了先机。

他们向其他队伍传递消息,试探别家军队的打算,试图找一个联结的机会,以人多势众的优势打败徐茂。

各方势力暗流涌动,先前汤腾赔付徐茂巨额资产,狼狈不堪,本来有意恢复元气便寻机报复徐茂,夺回属于自己的金银财宝,未料徐茂给他的一刀实在是狠,汤腾差点没坚持下去,跟手下散伙,他躲在河代县养了大半年才重新振作。

听闻徐茂在西北做的那些事情,汤腾不屑,她只敢龟缩在北地,丝毫没有流露出攻打国内重要城池的意思,可见徐茂只有武力而无智谋。

汤腾放心不少,他收到其他势力的联合邀请,思索片刻,汤腾便命人回绝。

手下人不解道:“将军,为何不接受这次合力围剿徐茂的机会呢?”

汤腾挥手道:“没有必要。”

“其一,杨牧在长安,虽说表面上没有透露出任何依仗徐茂的意思,但如若徐茂强行命令,杨牧未必敢拒绝,当初徐茂孤身一人杀进宫廷,可将杨牧吓坏了,为保全自己的帝位,他什么事情都做得出来。”

“其二,距离幽州,各方人马中,我们是最近的,那些家伙说得好听,合力围剿,他们过来还不是要消耗粮草,在我们这边停留驻扎?与徐茂对战,首当其冲的是我们,整局对战出大力气还是我们,不值当!”

“最重要的是我们绝不能松懈,以免守备空虚,在攻袭徐茂时,反遭其他人暗算,最终腹背受敌。”

汤腾捋捋胡子,“这种出风头的事情就交给别人做吧,待他们拖延徐茂精力,将忠义军打得疲惫不堪,我们再出兵北上杀徐茂,无需耗费多少力气,也不用跟其他人瓜分其中好处,何乐而不为?”

眼下这种情况,他们的位置非常有利,根本用不着进去蹚浑水,危险的事情由别人顶着就行。

汤腾不愿意做出头鸟,拒绝其他势力的联合请求,各路人马也回过味儿,暗骂汤腾奸滑,同别人商谈去,可惜大家各有各的算盘,皆有自己的小心思,你防着我,我防着你,半天谈不拢,最后不了了之。

大家默然不语,只要徐茂暂时没威胁到自己这里,他们就坐得住,还能跟着急上火的那些人慢条斯理谈条件,联合的风声吹得动静大,实际却没什么具体行动。

五月底,林舒娘的信传至幽州,将成功吸引民众迁徙幽州的好消息上报,并预估抵达时间,防止人数过多,到时候全部涌进幽州,大家手忙脚乱应付不过来。

徐茂合上信纸,当前种地做工的劳动力有了,还缺少顶层设计人才,徐蘅和吴洪英她们手头领着许多事情,无暇分身,压力越来越大,必须要吸纳新力量帮助减轻她们身上的负担。

“阿姐,这是你让杜采文撰写的报告,对学堂内所有学生进行摸底,如今大家认识常用汉字,不过都太粗浅,无法胜任府衙里的文书、账册职务,可能还得另聘人员,对学生分级授课,尽早使第一批学生学成,帮忙分担城中事务。”徐蘅帮杜采文送报告文书,其中内容她已经看过,问题凸显严重,她忧虑地皱起眉毛,正声建议道。

徐茂用食指揉揉眉心,接过杜采文的报告,大致扫一眼,时间还是太短了,不够军中士卒学习成长至独当一面的地步。

“蘅妹,那我们再招一些读书识字的人帮忙授课,还要一些打杂的,帮着分担事务,过些时日,迁徙幽州的百姓过来,将会更加忙碌。”

徐茂打算招聘教师和编外人员,一方便解决学堂人手不足的问题,杜采文根据学生学识分班授课以后,保证每个班级都有老师上课。

另外城中杂事也不能让士卒做,耽误日常训练,没有充足的时间,所有事情都交给徐蘅和吴洪英不现实,而民众当中她又不能全然信赖其能力。

纠结半天以后,徐茂决定设置考试,招募专业人士,扩充她的队伍。

徐蘅闻言点点头,赞同道:“确定应该再招一些人,不仅幽州,周边城池也要有人坐镇管理,不然容易生出事端。”

徐茂思忖道:“我打算开设一场人才引进考试,愿意来幽州安家的人才给予丰厚的奖励,许下优厚待遇……不过幽州山高路远,许多人未必愿意千里迢迢专门过来考试,所以在幽州、晋州和江州皆设考点,并有饭食,以及便捷的马车送行,附近县城考生可以乘坐马车抵达考点。”

她想了想,这个时候,她的名声不好,那些清高、饱读圣贤书的士子对她避之不及,跑都来不及,更不会主动凑上来考,索性就不限制诸多条件了。

徐茂将重心放在那些识文断字的女子身上,她们大抵都是出身于家底丰厚、有底蕴的门户,银钱倒是次要,更多的是舒适安稳的生活,要吸引她们的兴趣颇为困难。

徐蘅看出徐茂忧虑的事情,出声道:“阿姐,邓娘子不是还在青州吗?可以请邓娥帮忙。”

邓娥交际广泛,认识的人多,况且当朝皇妃、公主都在幽州做事,她们过来不算丢人。

而徐茂却不是那么想,邓娥帮忙也什么没有,反倒会身份,那些有头有脸的人家不会允许妻女跑出来,还是到幽州帮一个谋逆头子做事,此事难上加难,不会如她们理想情况那般容易。

徐茂大脑飞快运转,思绪从邓娥闪到皇帝身上,她紧忙拿开案头的层层垒叠文书,找了半天,在最底下看到皇帝给她写的信。

“皇帝!”徐茂兴奋地抓着这封信,眼里闪烁算计的精光,她赶紧跟徐蘅解释:“这不是有一个最好的帮忙人选吗?”

徐蘅满脸迷茫,“皇帝?”

徐茂颔首道:“此时皇帝处处忍让我,还几次三番写信表明心迹,让他牺牲几个女子换取我的好感,如此好事,皇帝岂会放过?”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