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小说

九月小说>西域天骄-贱奴锁魂曲 > 第1章(第7页)

第1章(第7页)

……

传闻,大孚灵鹫寺的渊源追溯到百年前的寂照法师。

彼时天下烽火四起,妖邪横行。

寂照法师游历四方,足迹所至,妖气自消,民众敬仰,尊其为“龙象护国”。

当他行至北地灵鹫山,恰逢天昏地暗、血雨倾盆,传闻山中埋有千年地煞妖石,吞噬生魂。

寂照法师于山巅诵经七七四十九日,滴血封石,终将妖邪镇入深渊。

此后,灵鹫寺建于山顶,以镇妖佑世,延续百年不倒。

自此,“乾坤无量”堂成了佛门重地,而寂照法师的遗迹亦被后人视作圣地,香火绵延不绝。

而寺中镇庙之物,当属正殿的百年古槐。

传言此槐树乃寂照法师舍利化身,围之诵经者,佛法加身,邪魔自退。

百余年来,灵鹫寺内梵音不绝,远闻如龙吟虎啸,直冲云霄,保佑一方平安,遂成苍生依赖之所。

沿着曲折山路,踏入寺庙,便见一块朱红牌匾高挂正殿中间,上书“乾坤无量”四个大字,字迹遒劲,雄健内敛,似蕴一股隐隐的佛光。

传闻这是开山祖师亲手所书,单是一看,便让人自生肃然之心。

顺着殿内的石板大道缓步前行,两侧屹立着历代高僧的石刻像,形态各异,或双目紧闭,或合十礼佛。

而殿内中间,则伫立着一尊足有十余人高的鎏金巨佛,静坐莲台之上,金光流溢,将整个大殿映得通透明亮,目光似低垂,仿若慈悲俯视众生。

我行至巨佛脚下,一缕温暖的阳光透过殿顶,洒在脸上,抬头望去,金光、日光、佛光交相辉映,竟有一刹那的恍惚。

师娘一手捂住胸口,眼中流露出难掩的惊喜之色,良久方长长吐出一口气,轻声道:“大孚灵鹫寺今日一见,果真名不虚传。”

我仰望着大佛,与那双静谧的佛目一对视,心中微微一跳,不由自主地双手合十,低下头念诵阿弥陀佛,长叹一声:“世人皆称宝地为百年名刹,能拜访此番佛门圣地一回,真是此生无憾。”

“阿弥陀佛,施主谬赞了。”

一声浑厚平和的声音从身后响起,只见一位身穿麻布长袍的僧人正双手合十,深鞠一礼,低头对我们致意。

那僧人稽首行礼完毕,和声道:“记女侠,这边请,无因方丈早已恭候多时。”

我和师娘对视一眼,彼此眼中皆是惊奇之色。

记月寻立刻反应过来,笑道:

“方丈果然法眼如炬,竟然早早便知我们会来。”

她素手交握放在身前,朱衣轻荡,迈着细缓的步子,跟着那位僧人在佛堂前款款而行。

凤目流转间光芒闪动,看似不经意四处流览,其实周围的一举一动都未逃过她的眼睛。

我心中不由一笑,暗道师娘真是多虑,这大孚灵鹫寺素有百年名刹之名,香火旺盛,佛法威严,岂会轻易出岔?

随后迈大步随僧侣进入宽敞的大殿,推开高逾十人的厚重殿门,眼前景象霎时让我一时屏息,如置梦境,竟不敢出声。

殿中央,一株参天古槐巍然矗立,枝叶繁茂,宛如一顶巨伞笼罩四方,根系盘结错落,似龙腾虎卧般雄浑,透出千年风霜的苍劲与古拙。

古槐四周,供奉着一百零八尊罗汉像,或怒目圆睁,似震慑八方邪祟;或慈眉善目,静观众生悲欢。

枝头悬挂数十盏金灯,由精雕细琢的铜叶交错嵌合而成,烛火随风摇曳,映衬出罗汉像庄严肃穆的神采。

每尊罗汉像前皆放一只莲花形香炉,炉中烟气袅袅升腾,沉香幽幽,让人心中不禁生出一股清净与祥和之意。

古槐之下,只见一位僧人端坐如山,身披锦斓袈裟,上绣云纹莲花印,包金边,走银线,光华含蓄,内敛庄重。

微风轻吹,绣有真言经咒的袈裟边缘随风轻摆,透出光芒微微,仿若千年佛法在此汇聚。

凝神细看,这位老者更是气度非凡,五官清癯威仪如雕琢,两道如霜白须飘飘洒洒,直垂肩头,眉如雪染,双目微阖,眉心隐约透着柔和清光,似乎蕴含无边慈悲慧根,虽未开眼,周身气韵却让人自觉低下头颅,心生敬仰。

一双枯瘦而宽大的手轻敲木鱼,声声诵念,宛若清泉流淌,直入心神。

我心头一震,暗自惊疑:眼前这位僧人气度如此超凡脱俗,难道就是大孚灵鹫寺的住持,传闻中法力无边的无因方丈?

师娘纵是见多识广,也不禁目露讶色,稍作迟疑,上前施了一礼,说道:“小女子参见方丈。”

无因方丈缓缓起身,面容带着慈悲之意,轻轻一礼:“天山琼羽,久闻大名,今日远道而来之事,老衲早已知晓,请坐。”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